第一回 第一百七十一回 第一百七十七回 第一百七十三回 第一百七十九回 第一百七十二回 第一百七十五回 第一百七十八回 第一百七十六回 第一百七十四回 第一百七十回 第一百三十一回 第一百三十七回 第一百三十三回 第一百三十九回 第一百三十二回 第一百三十五回 第一百三十八回 第一百三十六回 第一百三十四回 第一百三十回 第一百九十一回 第一百九十七回 第一百九十三回 第一百九十九回 第一百九十二回 第一百九十五回 第一百九十八回 第一百九十六回 第一百九十四回 第一百九十回 第一百二十一回 第一百二十七回 第一百二十三回 第一百二十九回 第一百二十二回 第一百二十五回 第一百二十八回 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一百二十四回 第一百二十回 第一百五十一回 第一百五十七回 第一百五十三回 第一百五十九回 第一百五十二回 第一百五十五回 第一百五十八回 第一百五十六回 第一百五十四回 第一百五十回 第一百八十一回 第一百八十七回 第一百八十三回 第一百八十九回 第一百八十二回 第一百八十五回 第一百八十八回 第一百八十六回 第一百八十四回 第一百八十回 第一百六十一回 第一百六十七回 第一百六十九回 第一百六十二回 第一百六十五回 第一百六十八回 第一百六十六回 第一百六十四回 第一百六十回 第一百十一回 第一百十七回 第一百十三回 第一百十九回 第一百十二回 第一百十五回 第一百十八回 第一百十六回 第一百十四回 第一百十回 第一百四十一回 第一百四十七回 第一百四十三回 第一百四十九回 第一百四十二回 第一百四十五回 第一百四十八回 第一百四十六回 第一百四十四回 第一百四十回 第一百回 第一百零一回 第一百零七回 第一百零三回 第一百零九回 第一百零二回 第一百零五回 第一百零八回 第一百零六回 第一百零四回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七回 第七十三回 第七十九回 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五回 第七十八回 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四回 第七十回 第七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九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回 第三回 第九十一回 第九十七回 第九十三回 第九十九回 第九十二回 第九十五回 第九十八回 第九十六回 第九十四回 第九十回 第九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九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回 第二回 第二百三十一回 第二百三十七回 第二百三十三回 第二百三十九回 第二百三十二回 第二百三十五回 第二百三十八回 第二百三十六回 第二百三十四回 第二百三十回 第二百二十一回 第二百二十七回 第二百二十三回 第二百二十九回 第二百二十二回 第二百二十五回 第二百二十八回 第二百二十六回 第二百二十四回 第二百二十回 第二百十一回 第二百十七回 第二百十三回 第二百十九回 第二百十二回 第二百十五回 第二百十八回 第二百十六回 第二百十四回 第二百十回 第二百四十回 第二百回 第二百零一回 第二百零七回 第二百零三回 第二百零九回 第二百零二回 第二百零五回 第二百零八回 第二百零六回 第二百零四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九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回 第五回 第八十一回 第八十七回 第八十三回 第八十九回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第三十二回

上一章 下一章

云兰镇恶道兴妖 梁万苍善人遇害

  话说染七无正在门外站立,见从正西来了一个羽士道人,站在面前:“无量佛,善戚善哉。贫道闲游三山,闷蹈五岳,访道寻仙,善观气色,能治吉凶。看公子这分相貌,丑官端方,定是翰院之材。”梁士元连忙躬身施礼,说:“道爷贵姓?在哪座名山,何处洞府参修,我要领教。”道人说:“贫道就在这正北五里之遥,五仙山祥云观出家。我姓张名妙兴,专好相法。”

  梁士元说:“道爷既是好相法,奉求给我看看。”老道一听,正中心怀。他此来原因他游方回庙,见围墙已倒,大殿失修。张妙兴就说他师弟刘妙通,不知化缘修庙,尽在家中吃饭。刘妙通说:“我不能化缘了。如今云兰镇梁善人概不书缘,家中立了粥厂,竟赈济我们这一方穷人。也是道门中人自己坏事,前者有一位道门中朋友,在梁善人那里化了一百两纹银,说是修佛殿,后来不修佛殿,他把一百两纹银全皆在烟花院中嫖了,被梁员外看见他从烟花院出来。老员外因此不施舍僧道,我还往哪里化缘?”张妙兴说:“好,我要化不了梁善人,我给你磕头,明天我去。”

  故此今日他来到这里,见公子梁士元在门首站立。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过来一相面,见公子问他,张妙兴要施五鬼钉头法,七箭锁阳喉恶化。张妙兴他先拉过公子的手来,说:“公子这分相貌,是上等相法,看尊像眉清目秀,生在诗书门第,礼乐人家,祖上根基不薄,真乃是石中之美玉,花中之丹桂。此时不但伴水游香,定然科甲有准。此时官星未露,遇而不遇,达而不达,好比冲云之鸟,落在荆棘之内;吞舟之鱼,临于污池之间。未得三江之水,焉能脱鳞为龙?公子把生辰八字说明,我给细细掐算。”梁士元把自己生辰八字全说明白,恶道记住,暗中掐诀念咒,照定梁士元,冷不防一掌!三魄勾去一魂,七魄勾去二魂。

  梁士元一愕,反身倒下。老道自己回庙中,叫师弟用干草绑一个草人,用朱笔写了生辰八字,用七个新针,把草人之心钉住。刘妙通是个忠厚之人,见他这样行为,问他所害之人是谁。张妙兴说:“你不要胡说,我这不叫害人,我要恶化梁员外。”从此每日往云兰镇上走走。

  书中交代,那梁士元自老道走后,家人出来一看,公子爷倒在门外,立刻叫同事之人,把梁士元抬至内院上房。梁员外一听,吓的惊魂千里。自己六十多岁,就是这一个孩子,倘有不测,那还了得!连忙派人请高明先生来,就给儿子治病。把先生请来一看,都说:“是失去魂魄,吃药不效。”急的老员外求神祷告上天,许了大愿。一连两天,并不见好。

  这天早晨,梁善人站在门首,看那讨粥之人,来的不少。他自己本是烦闷,只见从南来了一个妇人,头里跑着三个小子,都有十一二岁,后面跟着两个小子,也有七八岁,背后扛着一个男孩,有三四岁,怀中抱定一子,也有一两岁。梁员外一看,说:“哎呀,这个妇人把街坊孩儿全带来了。来人把那位娘子请过来。”家人过去说:“娘子,我家员外有请。”那个妇人过来,慢慢先把孩儿都放下,然后叩头:“惟愿员外三多九如,多福多寿多儿女,福寿绵长。”梁员外问:“这几孩儿,都是你家的吗?”那妇人说:“我姓赵,只因丈夫在外贸易未归,我这几个孩儿幼小,人口甚重,又过这样荒年,故此我来这里讨一分粥,我一家人也好活命。”

  梁员外吩咐家人:“取十吊钱赏给这几个小孩儿。”那妇人叩头谢了,拿钱去了。老员外自己一想,方才那个妇人,虽然穷,现有七个孩儿,久后要是长大之时,倒是造化,我虽有百万之富,这一个儿,如今病的这样儿。我看人生世上,大概也是命中所定,该当无于,苦求神佛也是徒然。正是思前想后,只见正西来了一个老道,穿青色褂,面如刃铁一般,一部连鬓落腮胡子,背后敬插宝剑,口中说:“无量佛,善哉善哉。贫道闲游三山,闷踏五岳,永未见过这样房煞!这房犯五鬼飞廉煞,家中不利小口,主于有恶病缠身。”

  梁员外一听,连忙过去说:“仙长请了,我家这房犯五鬼飞廉煞,求仙长给破破。”老道说:“员外须带我到宅院之内,细细看个真实。”梁万苍带着老道到了里院,往各处一看,然后到了朽房之内。老道说:“员外明日在大门内,高搭法台三丈二尺,上面预备八仙桌一张,太师椅子一把,再预备长寿香一封,五供一堂,黄毛边纸一张,砚台一方,笔一枝,白芨一块,朱砂一包,香菜根无根水一碗,五谷粮食一盘。法台头前预备五色绸子,青黄赤白黑五色,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预备五百两银子,我给你散散福,你这房子的劫煞就没有了。先把这五鬼解了,然后我再给你儿治病。”

  员外一听,心中甚为喜悦,赶紧吩咐家人倒过茶来,说:“未领教道爷贵上下,怎么称呼?在哪座名山洞府修炼?”老道说:“员外是贵人多忘事,我常到员外这里来。我姓张名妙兴,在这村北五里地,五仙山祥云观出家。”员外说:“原来是街坊,我实在失敬了。”赶紧吩咐摆斋伺候。老道连连摆手,说:“员外不必费心,容日再扰,我还得回庙预备应用的东西,明日好来除煞。”说罢,站起身来告辞。

  员外亲身送到外面,拱手作别。老道去后,员外赶紧吩咐家人,在大门内高搭法台一座,把应用的东西照样预备。众多家人直忙乱了半天,至日落之时,诸事俱已齐毕,大家安歇,一夜晚景无话。次日众人起来,净等候老道来。天有已正,老道倒没来,和尚来了。原来是济公带着高国泰、苏禄、冯顺从余杭县回京,由此经过。和尚睁眼一看,大门内有法台。罗汉爷早已占算明白,心说:“好孽畜,竟敢在此放妖作怪!”吩咐高国泰、苏禄、冯顺三人在此等候。和尚迈步直奔大门,见门口站立几个家人。和尚打一问讯说:“辛苦众位,我和尚从此经过,由早晨尚未用饭,我要在尊处化一顿斋吃。”众家人说:“和尚你来的晚了,看我们大门上,这里贴着:‘概不书缘。’原先我们员外本是善人,最喜斋僧布道,现在勿论是僧是道,我们员外一概不施舍。你要早来粥厂,可以讨一分粥,你来迟了,明天再来罢。”

  和尚说:“我由早晨没吃饭,你们众位慈悲罢。”旁边有一位老管家,最好行善,见和尚说的怪可怜的,他站起来说:“和尚,我由早起身体不爽,有一碗白米饭,连菜都一点没吃,我拿来给你罢。”说罢进去,把饭端出来递给和尚,和尚伸手一接,老管家一撒手,和尚往回也一撤手,叭嚓,连碗带饭掉在地下。老管家说:“你这和尚,我好心好意,给你端出饭来,你怎么把碗碰了?”和尚哈哈一笑说:“你叫我和尚吃这个剩饭?”老管家说:“你不吃剩饭吃什么?”和尚说:“要吃干鲜果子,冷荤热炒,粉拌蜜饯,鸡鱼鸭肉整桌的。把我和尚请在上面独坐,叫你们员外陪着我,我才吃呢。”

  家人一听这话,气往上撞说:“你这穷和尚满嘴胡说,我们员外陪你吃饭?你这是说梦话呢。要叫我们员外陪你吃饭,你还得转世投胎。”和尚说:“你说的话算不算?我和尚要化不出这样斋来,我对不起你们。”说着话,和尚就嚷:“化缘来了!喂!”拿手往嘴上一抓,往大门里一扔。众家人掩口而笑。和尚连嚷了三声,就听里面说道:“外面什么人喧哗?”由里面出来一位员外。

  和尚看这位员外身长八尺,头戴双叶逍遥员外中,三蓝绣花,身穿宝蓝缎子逍遥员外氅,衣领紧系,足下篆底官靴,面如三秋古月,慈眉善目,海下一部花白胡须。从里面出来,一见济公,要请罗汉爷给儿治病。有分教,行善之人有善终、作恶之人天不容。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