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战 谋战 间战 选战 步战 骑战 舟战 车战 信战 教战 众战 寡战 爱战 威战 赏战 罚战 主战 客战 强战 弱战 骄战 交战 形战 势战 昼战 夜战 备战 粮战 导战 知战 斥战 泽战 争战 地战 山战 谷战 攻战 守战 先战 后战 奇战 正战 虚战 实战 轻战 重战 利战 害战 安战 危战 生战 死战 饥战 饱战 劳战 佚战 胜战 败战 进战 退战 挑战 致战 远战 近战 水战 火战 缓战 速战 整战 乱战 分战 合战 怒战 气战 逐战 归战 不战 必战 避战 围战 声战 和战 受战 降战 天战 人战 难战 易战 饵战 离战 疑战 穷战 风战 雪战 养战 畏战 书战 变战 好战 忘战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势战

上一章 下一章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而破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期,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

  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获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绥抚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借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19条名句
天下无事,不可废武
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
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谨养勿劳,并气积力。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
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我志,一则挫敌威。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