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卷七 卷三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三 卷三十九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六 卷三十四 卷九 卷二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三 卷二十九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六 卷二十四 卷五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七 卷五十三 卷五十九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六 卷五十四 卷八 卷六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三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七 卷十三 卷十九 卷十二 卷十五 卷十八 卷十六 卷十四 卷四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七 卷四十三 卷四十九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六 卷四十四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卷十五

上一章 下一章

改逆谋重扶魏主 贾余勇大破葛荣

  话说河陰之役,百官皆遭杀戮。后有朝士续到者五百余人,闻之魂飞魄散,皆惊慌欲避,觅路逃生,无如四面铁骑奉了天宝之命,重重叠叠围住不放。真如鸟投罗内,鱼入网中,命在顷刻。只见前有一将高叫道:“新君即位,全是太原王大功,今王在上,还不下拜!”众官听了,人人拜伏在地。

  又高叫道:“魏家气数已尽,太原王合为人主。汝五百人中,有能为禅文者免死。若不能,尽杀无遗。”众臣莫敢出声。荣大怒曰:“竖子欺我乎?”言未了,只见一人起身告曰:“某为大王作禅文。”荣问:“你是何官?”

  对曰:“臣乃治书御史赵元则也。”荣令送入营中,吩咐道:“好为之。”

  又使人高唱:“元氏灭,朱氏兴。”六军齐呼万岁,声振山谷。荣大喜,便遣数十亲卒拔刀直向行宫,杀帝左右。时帝居帐中,正怀忧虑,忽闻喊声渐近,与无上、始平二王走出帐外看视。郭罗刹见兵众已到,忙将天子抱入营帐。无上王未及转身,叱烈杀鬼手起一刀,头已落地。始平忙欲退避,亦被叱烈杀死。帝见两兄被杀,看来自己性命亦不能保,暗暗流涕。荣遂迁帝于河桥,置之幕下,率诸将还营。赵元则禅文已成,荣见之大喜,乃解放文武五百余人。未几,帝使人谕旨于荣曰:帝王迭兴,盛衰无常。吾家社稷垂及一百余年,不幸胡 后失德,先帝升遐,四方瓦解。将军奋袂而起,所向无前,此乃天意,非人力也。我本相投,志在全生,岂敢妄希天位?将军相逼,以至于此。若天命有归,将军宜及时正号,若推而不居,思欲存魏社稷,亦当更择亲贤,我当流避裔土,何帝之有?荣得诏大喜。时高欢在旁,劝其乘此称帝。荣遍问诸将,诸将多同欢言,独司马子如以为不可。贺拔岳亦谏曰:“大王前举义兵,志除奸逆。大勋未立,遽有此谋,正可速祸,未见其福。”荣疑未决,乃自铸金为像,凡四铸不成。参军刘灵助善卜筮,断事多中。荣素信之,令卜为帝。灵助卜曰:“不吉,大王虽有福德,今未可也。若强为之,上逆天心,下失民望,殃祸连延。

  便得为帝,恐亦不久。”荣曰:“吾既不可,立天穆何如?”灵助曰:“天穆亦无此福德。臣夜观天象,惟长乐王有天命耳。奉之为主,必获厚福。”

  荣不答,入帐独坐,觉精神恍惚,情绪昏迷,不自支持。良久忽悟,深自愧悔,曰:“过误,过误!惟当以死报朝廷耳。”出为诸将言之。贺拔岳请杀高欢,以谢天下。窦泰、侯渊曰:“欢虽愚疏,言不思难,今四方多事,须借武勇,杀之恐失将士心。”荣曰:“是吾过也,欢本无罪。”遂不问。

  时交四鼓,荣命迎帝还营,身率诸将下马步行。帝在河桥,正忧愤无措,忽有人报太原王前来迎。帝心下大惊,未测何意。只见诸将已集帐前,灯火齐明。贺拔岳牵过御骑,请帝上乘。帝问:“我去何为?”岳曰:“帝勿忧,太原王已自悔过矣。”未数步,荣叩首马前,伏地请罪。帝命扶起,共入大营。帝坐,诸将皆下拜。荣亦下拜,自陈过误,愿以死谢。次日,奉驾入京,登太极殿。下诏大赦,改元建义。从太原王将士,普加五级。在京朝臣,文加二级,武加三级。百姓免租役三年。时百官荡尽,存者皆窜匿不出,惟散骑常侍山伟一人拜赦于阙下。洛中士民草草,人怀异虑。或云荣欲纵兵大掠,或云欲迁都晋陽。富者弃宅,贫者襁负,率皆逃窜,十分不存一二。直卫空虚,官守旷废。荣妻北乡公主,南安王元贞女、景穆帝女孙、义陽王元略之姑,谓荣曰:“欲谒南安家庙,见义陽一面。”荣曰:“王已遇害矣。”公主恚曰:“何为杀之?”荣曰:“时势不得不尔,死者岂独义陽一人?今将请于帝,追赠以荣之。”乃上书云:大兵交 际,诸王朝贵横死者众,臣今分躯,不足塞咎。乞追赠亡者,微申私责。请追赠无上王为无上皇帝,其子韶袭封彭城王。其余死于河陰者,诸王赠三司,三品赠令仆,五品赠刺史,七品以下赠郡镇。无后者听继,即授封爵。又遣使者循城劳问,诏从之,于是朝臣稍出,人心稍安。先是荣所从胡 骑杀朝士既多,不敢入洛城,即欲向北为迁都之计。荣狐疑未决,武卫将军泛礼固谏乃止。后荣复欲北迁,帝不能违。尚书元谌争之,荣怒曰:“何关你事,而固执乃尔?且河陰之役,君应知之。”谌曰:“天下事当与天下论之,奈何以河陰之酷而恐元谌?谌,国之宗室,位居常伯,生既无益,死复何损?正使今日碎首流肠,亦无所惧!”荣大怒,欲抵谌罪,世隆固谏乃止。见者莫不震悚,谌颜色自若。后数日,帝与荣登高,见宫阙壮丽,列树成行,乃叹曰:“臣昨愚暗,有北迁之意。今见皇居之盛,熟思元尚书言,深不可夺也。”由是迁都之议遂罢。未几,荣奏并州刺史元天穆立功边隅,封上党 王,入朝辅政。尔朱世隆为侍中尚书,尔朱兆为骠骑将军,汾州刺史天光为肆州刺史,仲远为徐州刺史,使子弟各据一方。其余将士,贺拔弟兄、刘贵、司马子如、窦泰、侯渊、侯景、尉景、段荣、厍狄干、孙腾、蔡俊等二百余人,或居内职,或授外任,皆有禄位。高欢封同鞮伯。缘山东盗起,命即领兵往讨,欢谢恩而去。

  是日,诸将到太原王府拜谢,荣设宴款待。又报朝廷旨到,荣迎接开读,乃封其长子菩提为世子,次子义罗为深郡王,三子文殊为平昌郡公,四子文畅为昌乐郡公,荣大喜。送天使去了,重复入席欢饮。忽思四子皆贵,只有长女娟娟,虽曾为肃宗嫔,终身未了。知帝尚无正宫,不若纳之为后以贵之。

  因谕意诸将,刘贵、司马子如起对曰:“大王若有此意,臣等启奏主上,成此良姻。”荣喜诺。明日,二人启奏帝曰:“陛下坤位尚虚,立后宜急。今有太原王荣长女,才貌兼全,德容素著,可以上配至尊。”帝以肃宗嫔御有碍于理,犹豫不决。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晋文公在秦,怀赢入侍。事有反经合义者,陛下独何疑焉?”帝遂从之,择日迎立为后。荣心大悦。一日,见帝于明光殿,重谢河桥之事,誓言无复贰心,帝亦为荣誓言无疑。荣喜,因求酒饮,熟醉而寐。帝欲拔剑手刃之,左右苦谏。帝乃止,命将步车载入中常侍省。荣至半夜方醒,知身在禁中,颇怀疑惧,达旦不眠。自此不复禁中宿矣。荣次女琼娟亦有秀色,嫁与陈留王元宽为妃。宽,帝之兄子也。荣久有归志,又闻葛荣横行河北,将归讨之。适天穆已至洛陽,乃加天穆侍中、录尚书事,兼领军将军。以行台郎中桑乾、朱端为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朝廷要害,悉用其心腹为之,遂整旅而归。将行,帝设宴于邙山之陽,百官皆集。后亦亲自相送,赐金帛甚厚。帝自荣去后,少解忧怀。一日,廷臣奏称:“逆臣徐纥逃奔幽州,遇盗,全家被杀。郑俨逃还乡里,与兄郑仲明同谋起兵,亦被部下所杀,函首以闻。李神轨、袁翻等久已遭诛。”由是灵后之逆党 始尽。帝命颁示天下。

  再说葛荣引兵围邺,众号百万,游兵已过汲郡。帝加尔朱荣上柱国、大将军,命讨之。荣遂召肆州刺史天光留镇晋陽,曰:“我身不得至处,非汝无以称我心。”自率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以侯景为前驱。葛荣为盗日久,兵强且多。尔朱兵不满万,众寡非敌,议者谓无取胜之理。葛荣闻之,喜见于色,令其众曰:“不必与战,诸人但办长绳缚取之耳。”荣乃潜军山谷为奇兵,分督将佐以上三人为三处,各有数百骑,令所在扬尘鼓噪,使贼不测多少。又以人马逼战,刀不如棒,乃令军士各赍短棒一根,置于马侧。至战时,虑废腾逐,不听斩级,以棒棒之而已。分命壮勇所向冲突,号令严明,众力齐奋。身自陷阵,出于贼后,表里合击,贼不能支,立时溃败。遂擒葛荣,余众悉降。荣恐贼徒虽降,一时难御,若即分隶诸将,虑其疑惧,或更结聚,乃下令新降军士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所居止。

  于是群情大喜,数十万众一朝散尽。待出百里之外,乃始分道押领,随便安置。擢其渠帅,量才授任,新附者咸安。时人服其处分机速。以槛车送葛荣赴洛,由是冀定。沧、瀛、殷五州皆平。次日,军士擒获贼将宇文洛生、宇文泰,解至军前。你道宇文弟兄何以在葛荣手下为将?盖自武川杀了卫可孤,其后城破脱逃,父子四人投在北道都督杨津军中为将。鲜于修礼反,其父肱与兄颢战死于唐河,洛生与泰后从葛荣。葛荣败,惧以贼党 见诛,故逃而被获。荣皆命斩之。洛生已斩,次及于泰。泰见荣上坐,大呼曰:“大王用人之际,何为斩壮士?吾等从贼,非本志也。大王赦八十万众而不赦吾兄弟二人,刑赦不均。”荣奇其言,命赦之,带归晋陽,留在麾下为将。未几,署为统军。葛荣解之京师,帝亲御阊阖门受俘,斩于东市。封天宝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以长乐等七郡为太原王之国,四子进爵为王,今且按下慢表。

  再说魏有北海王元颢,与帝为从兄弟,避尔朱之暴,逃奔梁邦,梁武封为魏王。后闻长乐即位,尔朱北归,遂启奏梁王,借兵数万,灭尔朱之众,复元魏之旧,世世称臣于梁,为国屏藩。梁武见魏室日乱,本有进取之心,乃许之。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领精兵一万,送颢还北。庆之是梁朝第一名将,智力兼全。奉了旨意,点起兵马,遂与元颢拜辞梁主,杀过江 来。前面地方即魏铚城县,一鼓下之,权在城中扎住人马,号令四方。边将飞报朝廷,举朝大惊。其时恰值北海县邢杲造反,自称天统汉王,聚兵十万,攻掠州郡。元天穆将自往讨,忽闻元颢入寇,集文武议之。众皆曰:“杲众强盛,宜以为先。”行台尚书薛琡曰:“邢杲兵将虽多,鼠窃狗偷,非有远志。颢,帝室近亲,来称义举,其势难测,宜先拒之。”天穆以诸将多欲击杲,又以颢兵孤弱,不足为虑,欲先定齐地,还师击颢,遂不从薛琡之言,引兵而东。

  那知:

  强寇未能倾社稷,孤军反足夺山河。

  且听下回细说。


北史演义

《北史演义》,现存《北史演义》六十四卷,为原刊本,刻于,书前署“吴门甘朝士写刻”。扉页曰:“乾隆癸丑年镌”、“北史演义”。卷首题有“乾隆五十八年岁在癸丑端阳日愚弟许宝善撰”叙,“北史演义。有十六幅图像并赞。正文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此书现藏于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