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亲士 01章 亲士 02章 修身 02章 修身 03章 所染 03章 所染 04章 法仪 04章 法仪 05章 七患 05章 七患 06章 辞过 06章 辞过 07章 三辩 07章 三辩 08章 尚贤(上) 08章 尚贤(上) 09章 尚贤(中) 09章 尚贤(中) 10章 尚贤(下) 10章 尚贤(下) 11章 尚同(上) 11章 尚同(上) 12章 尚同(中) 12章 尚同(中) 13章 尚同(下) 13章 尚同(下) 14章 兼爱(上) 14章 兼爱(上) 15章 兼爱(中) 15章 兼爱(中) 16章 兼爱(下) 16章 兼爱(下) 17章 非攻(上) 17章 非攻(上) 18章 非攻(中) 18章 非攻(中) 19章 非攻(下) 19章 非攻(下) 20章 节用(上) 20章 节用(上) 21章 节用(中) 21章 节用(中) 22章 节用(下) 22章 节用(下) 25章 节葬(下) 25章 节葬(下) 26章 天志(上) 26章 天志(上) 27章 天志(中) 27章 天志(中) 28章 天志(下) 28章 天志(下) 31章 明鬼(下) 31章 明鬼(下) 32章 非乐(上) 32章 非乐(上) 35章 非命(上) 35章 非命(上) 36章 非命(中) 36章 非命(中) 37章 非命(下) 37章 非命(下) 39章 非儒(下) 39章 非儒(下) 40章 经(上) 40章 经(上) 41章 经(下) 41章 经(下) 42章 经说(上) 42章 经说(上) 43章 经说(下) 43章 经说(下) 44章 大取 44章 大取 45章 小取 45章 小取 46章 耕柱 46章 耕柱 47章 贵义 47章 贵义 48章 公孟 48章 公孟 49章 鲁问 49章 鲁问 50章 公输 50章 公输 52章 备城门 52章 备城门 53章 备高临 53章 备高临 56章 备梯 56章 备梯 58章 备水 58章 备水 61章 备突 61章 备突 62章 备穴 62章 备穴 63章 备蛾傅 63章 备蛾傅 68章 迎敌祠 68章 迎敌祠 69章 旗帜 69章 旗帜 70章 号令 70章 号令 71章 杂守 71章 杂守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39章 非儒(下)

上一章 下一章

  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若以亲疏为岁月之数,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与父同也。若以尊卑为岁月数,则是尊其妻、子与父母同,而亲伯父、宗兄而卑子也。逆孰大焉?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堂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赣愚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

  取妻身迎,祗褍为仆,秉辔授绥,如仰严亲;昏礼威仪,如承祭祀。颠覆上下,悖逆父母,下则妻、子,妻、子上侵事亲。若此,可谓孝乎?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之曰:此诬言也!其宗兄守其先宗庙数十年,死,丧之其;兄弟之妻奉其先之祭祀,弗散;则丧妻子三年,必非以守、奉祭祀也。夫忧妻子以大负累,有曰:“所以重亲也。”为欲厚所至私,轻所至重,岂非大奸也哉!

  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是若人气,甉鼠藏,而羝羊视,贲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因人之家翠以为,恃人之野以为尊,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应之曰: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

  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应之曰: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则其所循,皆小人道也。又曰:“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应之曰:“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也,弗知从有知也,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何故相?若两暴交争,其胜者欲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虽尽能,犹且不得为君子也,意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掩函勿射,施则助之胥车。’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贱世也,不义莫大矣!”

  又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应之曰:“夫仁人,事上竭忠,事亲得孝,务善则美,有过则谏,此为人臣之道也。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虽有君亲之大利,弗问不言;若将有大寇乱,盗贼将作,若机辟将发也,他人不知,己独知之,虽其君、亲皆在,不问不言。是夫大乱之贼也。以是为人臣不忠,为子不孝,事兄不弟,交遇人不贞良。夫执后不言,之朝,物见利使己,虽恐后言;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曰:‘唯其未之学也。’用谁急,遗行远矣。”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以所闻孔某之行,则本与此相反谬也!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僇。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乎!贶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孔某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尼溪,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今君封之,以利齐俗,非所以导国先众。”公曰:“善。”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有顷,间齐将伐鲁,告子贡曰:“赐乎!举大事于今之时矣!”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以教高、国、鲍、晏,使毋得害田常之乱。劝越伐吴,三年之内,齐、吴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孔某之诛也。

  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孔某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孰然,此时天下圾乎?周公旦非其人也邪?何为舍其家室而托寓也?”

  孔某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某: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货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残,莫大焉!

  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墨子》
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代的兵器制造旷世奇才
先秦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
原有71篇,现存53篇,
《墨子》分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 阐述墨子思想, 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
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 《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
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
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 116条名句
志不强者智不达。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