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智能服务-HMI人机接口(说明书示例)(边缘计算人机接口)


cmwxj@126.com
2019-12-28 06:51:56 (5年前)
HMI 人机接口

EMS系统说明书图元编辑器,顾名思义是创建、修改图元的工具。它与图形编辑器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都能画点、线、圆、文本信息等。但两者用途和实现方法不同。图元生成工具生成的图元为作图包和在线工具调用。图元有若干点、线、圆、文本构成,图元生成后不能被分割。

图元编辑器


概述


图元编辑器,顾名思义是创建、修改图元的工具。它与图形编辑器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都能画点、线、圆、文本信息等。但两者用途和实现方法不同。图元生成工具生成的图元为作图包和在线工具调用。图元有若干点、线、圆、文本构成,图元生成后不能被分割。


启动图元编辑器


可以有两种方法启动图元编辑器:


由界面管理器启动


在界面管理器的快捷栏里点击“工具”—〉“图形”—〉“图元编辑器”,即可启动图元编辑程序。


通过命令方式启动


在命令行窗口输入icon,回车亦可启动图元编辑程序。


启动成功后,即进入图元编辑器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4.21


菜单栏


包括文件菜单、编辑菜单、视图菜单、图形菜单、工具菜单、窗口菜单、风格菜单以及帮助菜单。所有操作都可在菜单的目录下选择。


图元浏览器


图元工具存储目录,可在此点击并打开相应的图元,也可新建或者删除图元。


文件工具栏


新建:新建图元。


保存:保存正在进行的绘图工作。


编辑工具栏


撤销:撤销刚做的绘图工作。


重做:重做刚做的绘图工作。


复制:复制到剪贴板。


粘贴:将剪贴板中的复制的图形粘贴至当前画面。


剪切:剪切到剪贴板。


删除:删除选中的图形。


缩放工具栏


适应宽度:当前绘制图元适应绘图区域宽度。


适应高度:当前绘制图元适应绘图区域高度。


放大:当前绘制图元按默认比例放大。


缩小:当前绘制图元按默认比例缩小。


自由缩放:当前绘制图元按鼠标拖动距离自由缩放。


固定缩放:当前绘制图元按输入比例缩放。


绘图工具栏


直线:绘制直线。


折线:绘制折线。


多边形:绘制多边形。


椭圆:绘制椭圆。


圆:绘制圆。


矩形:绘制矩形。


文字:绘制文字。


连接点:绘制连接点。


选择工具栏


选择:选择图元的状态。


旋转:旋转图元的状态。


绘图区


进行绘图的区域。


图元预览区


进行图元的预览,在这里可以看到所绘制的图元在图形编辑器中的原始大小。


图形工具栏


进行图元组合、对齐方式、缩放方式、旋转方式等属性。


属性工具栏


进行图元的线型、线宽、字体、颜色等属性的设置


属性编辑器


编辑图元的绘制属性和应用属性,当选中一个图元或基本图元时,这里会显示出其属性,以便查看和修改。


图元浏览器的操作


查询图元


图元编辑器左边的树型结构(类似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器)分为两层,第一层图元种类,例如“刀闸”、“开关”等,第二层是图元。


单击要查看的图元,就能在右边的图元编辑区域看到图元。


添加图元


选中一个图元类型,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新建图元”,在随后跳出的对话框内输入图元名称和其他必要的参数,就可以完成添加图元操作。


导入图元


选中一个图元类型,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导入图元”,在随后跳出的对话框内选择需要导入的图元文件,点击确认,就可完成导入图元操作。


删除图元


选中一个图元类型或者图元,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删除图元”,随后跳出警告框,选择确定,就可以完成删除图元操作。


注意:“删除”操作彻底删除了该图元信息,不能恢复,请慎用


图元更名


选中一个图元,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图元更名”,在随后跳出的对话框内修改图元新的名称,就可以完成图元更名操作。


新建图元


新建一个图元的步骤如下:


首先在树形目录内选择该图元所属的类别,点击右键,然后“新建图元”,如下图所示。



4.41


如果是设备图元,点击“新建图元”后,弹出名称输入框,如下图所示。



4.42


输入图元名称,点击“确定”后,图元编辑器会生成该图元默认属性,可以修改这些属性,并在绘图区进行图元绘制。


图元的绘制


下面介绍图元的绘制过程。


基本图元的操作


点击“工具”菜单中的按钮或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在图中绘制出基本图元。下面介绍各种基本图元的绘制方法:


直线、矩形、圆、椭圆、文本


这几类基本图元的绘制有个共同点:定义两个点来确定图元


1直线:起始点和终止点。


2矩形:对角线的两点。


3圆: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


4椭圆:外切矩形对角线两点。


5文本:外切矩形对角线两点。


绘制这些图元的步骤:


1中“工具”菜单中的按钮或者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


2在绘图区域左击鼠标;


3移动鼠标至目的位置,左击鼠标,完成绘制一个图元;


4)如果结束绘制该种图元,可右击鼠标;


5)如果继续绘制该种图元,可重复2-3步。


折线、多边形、横平竖直线


这两类基本图元有个共同点,即都是由多个点确定的图元。


绘制这两类图元的步骤:


点中“工具”菜单中的按钮或者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


在绘图区域左击鼠标;


移动鼠标到下个节点处,左击鼠标;


如果结束绘制这个图元,可右击鼠标;


如果继续绘制这个图元,可重复第3步。



绘制弧图元的步骤:


点中“工具”菜单中的按钮或者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


在绘图区域左击鼠标;


移动鼠标,此时会显示出椭圆,可通过再次左击鼠标来确定椭圆大小;


在所确定的椭圆的弧线上点击某处确定弧的起始角度;


移动鼠标,点击椭圆的弧线上另一处确定弧的终止角度;


如果结束绘制弧,可右击鼠标;


如果需要继续绘制弧,可重复3-5


贝塞尔曲线、连接点


绘制这两种图元的步骤:


点中“工具”菜单中的按钮或者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


在绘图区域左键按住鼠标;


移动鼠标,至目的位置,松开鼠标;


如果结束绘制该种图元,可右击鼠标;


如果需要继续绘制该种图元,可重复2-3步。


图元属性的操作


显示方案操作


图元的显示方案是图元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图元可只有一个显示方案,也可有多个显示方案。图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显示不同显示方案


右击水平标尺上方的标签。将弹出如下图所示菜单。可进行图元显示方案的增加、删除、修改、编辑和移动操作。


增加显示方案。选中下图中的“增加”菜单项。将弹出如 4.52所示对话框。可输入新的显示方案名称。



4.51


修改显示方案。选中上图中的“修改”菜单项,将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可输入显示方案新的名称。





4.52


编辑显示方案。选 4.51中的“编辑”菜单项。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图中“显示方案”框中为该图元的现有显示方案。“可用部件”框中为当前该图元绘图区域中画的可用的基本图元。“显示方案部件”框中为当前显示方案已经选中的基本图元。



4.53


图元更名、删除


右击图元浏览器中的图元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可进行图元更名和删除操作。


图元编辑器操作


应用:图元的应用属性。在不同的应用下,图元的属性也会不同。所以切换应用,可以设置不同的应用下的图元属性。


数值前景定义。右击前景列表中的项,弹出“修改”菜单。点击“修改”项,将弹出如下图所示数值前景编辑框。可以对数值前景的相关属性进行定义和编辑。属性分为基本属性、格式、颜色字体、符号显示方式、数据源等几方面。基本属性包括名称、位置和颜色决策等。格式属性包括显示格式(如有效位是2位的浮点数可以用f5.2来表示)、前缀和后缀等。颜色字体属性包括前景色、背景色和字体等。符号显示方式属性包括正号表示和负号表示。数据源属性设置前景对应的表名和域名。



4.54


颜色决策。点击颜色决策标签右边的按钮。弹出的菜单中包含“编辑”和“删除”两项。点击“编辑”项,可弹出颜色决策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4.55


可选择系统默认的几种颜色决策;也可点击“增加”,自定义颜色决策;也可选中一项,点击“修改”,修改该颜色决策的属性。“增加”和“修改”都将弹出如下图所示的“颜色决策编辑窗”。以增加一个颜色决策为例,在下图的“名称”栏中输入颜色决策名,“表”一栏选择当前前景所属的表,通常为列表的最后一项。然后点击下方的“增加”按钮,增加一条颜色决策项,双击决策项的“条件”单元格,弹出 4.56所示条件编辑窗,编辑所需的条件后确定即可。双击“颜色”单元格可选择要显示的颜色。若勾选了“闪烁”,则满足条件时,所选颜色会和前景的原来颜色交替闪烁。最后的“颜色类型”可以选择决策所影响的区域,包括所有颜色,线色,边框色,文字颜色,填充色,可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着色。决策项越靠前,优先级越高,即若同时满足了多个决策项的条件,取最前面一条决策项的颜色进行显示。使用下方的“上移”和“下移”按钮可以调整决策项的优先级。



4.56



4.57


符号决策。点击符号决策标签右边的按钮。弹出的菜单中包含“编辑”和“删除”两项。点击“编辑”项,可弹出符号决策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符号决策的编辑和颜色决策类似,输入决策名,选择表,图元默认为自身,不可选择。编辑好条件后,在“显示方案”中选择该条件对应的显示方案(请先绘制好显示方案再编辑决策)。



4.58


自定义属性。图元浏览器中选中图元,在“编辑”菜单中选中“自定义属性”,将弹出如 4.59所示的对话框。可对图元的各部分设置各自的属性。属性类型如图所示包含颜色、整数等各种类型。目前该功能最主要的用途是设置变压器不同卷的“颜色”属性。对于默认的两卷变和三卷变图元,颜色属性已定义好且不能更改。若希望在默认类型之外的地方绘制变压器图元并分卷着色,以两卷变压器为例,选中两卷变压器下的图元,设置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自定义的属性wind1wind2,属性类型为“颜色”。



4.59


点击“确定”后,在图元绘制区域双击变压器的卷,将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点击“关联”标签。可以关联卷的属性,如图所示,内部属性选择“LineColor”,外部属性选择自定义属性。如果两个卷关联的是同一个外部属性,则在线显示时两个卷将不区分颜色;如果关联的是不同的外部属性,在线显示时将可以按卷所在电压等级色来区分显示。



4.510


标签设置。可设置该图元在图形编辑器中自动生成标签的位置和字体。


辅助功能的操作


绘图区基本属性设置


操作说明:


点击“编辑”菜单中的“选项”,将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背景色:可通过点击“”的按钮来设置绘图区域的背景色。按钮左边的方框为颜色预览。


网格:可选择网格的尺寸,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在绘制图元时是否“网格捕捉”。


标尺:可设置水平标尺高度和垂直标尺的宽度。



4.511


选择工具栏使用


选择。在基本图元边线上点击,则选中该图元。若要同时选择多个图元,可在选中一个图元后,按Ctrl键再选择其他的图元,也可以用鼠标在屏幕上拉出一个矩形,则包含在矩形中的所有基本图元都会被选中。


旋转。只有在选中图元时,“旋转”功能才有效。可点击“旋转”,当鼠标移至图元的热点时,鼠标会变成手型,可左键按住鼠标移动,此时图元会跟着旋转。


编辑工具栏使用


删除。在选择状态下使用。删除选中的图元。支持Del键的使用。


拷贝。在选择状态下使用。拷贝选中的图元。支持CtrlC键的使用。


剪切。在选择状态下使用。剪切选中的图元。支持CtrlX键的使用。


粘贴。粘贴剪贴板中的图元。支持CtrlV键的使用。


图形工具栏使用


组合。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可使多个图元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操作。


取消组合。在选中组合时使用。可使组合解散。


左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左边框为基准进行对齐。


右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右边框为基准进行对齐。


纵向居中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选中的多个图元的最左边框和最右边框的中垂线为基准进行对齐。


顶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上边框为基准进行对齐。


横向居中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选中的多个图元的最上边框和最下边框的中垂线为基准进行对齐。


底对齐。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下边框为基准进行对齐。


同宽缩放。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宽度为标准进行缩放。


同高缩放。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高度为标准进行缩放。


同等缩放。在选中多个图元时使用。以被选中的第一个图元的宽高为标准进行缩放。


横等分。在选中三个以上图元时使用。对选中的图元在横向上的距离进行等分。


竖等分。在选中三个以上图元时使用。对选中的图元在竖向上的距离进行等分。


水平翻转。在选中图元时使用。以选中图元外切矩形的中心纵轴为对称轴翻转。


垂直翻转。在选中图元时使用。以选中图元外切矩形的中心横轴为对称轴翻转。


左转90度。在选中单个图元时使用。以选中图元的中心点为圆心逆时针转90度。


右转90度。在选中单个图元时使用。以选中图元的中心点为圆心顺时针转90度。


属性工具栏使用


属性工具栏可以设置图元的字体、字号、粗体、斜体、下划线、线色、填充色、线型、线宽和填充方案。


MMIDB库配置工具使用


在“编辑”菜单中选择“MMI库配置…”打开如图3.6-1所示的MMI库配置对话框。


主要包括导入/导出、验证和配置三个部分,其中导入/导出可以将MMIDB库中的某些分支导出成XML文件,导入可以从XML文件中导入MMIDB库的某些分支,验证可以检查图元应用、图元、颜色决策等配置是否正确,配置可以方便的配置全局变量。下面分别介绍各自的使用方法。


4.61


MMIDB库导入/导出


可以选择是否导入/导出图元应用、图元、颜色决策、自身决策,选择好后点击“导入”或者“导出”,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或者导出保存的文件即可。


MMIDB库验证


验证如图3.6-2所示。点击“开始”后验证,结果分图元应用、图元、颜色决策显示。



4.62


MMIDB库配置


配置如图3.6-3所示,目前可以配置全局配置的一些选项。





4.63






图形编辑器


概述


图形编辑器是EMS系统人机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图形软件。它用来生成各类监控图形,包括厂站图、系统单线图、潮流图、地理图、配置工况图、目录画面、菜单画面、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应用的控制画面、以及其他反映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状态的画面等。


图形编辑器以Qt 为图形窗口语言,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用C++编程编写,图形编辑器具有优良的跨平台特性。


图形编辑器的主要功能有:


画面的点、线、圆、矩形、多边形、文字基本图素的生成


画面上各种控件如饼图、棒图、曲线、二维表等的生成


画面上元件的生成


画面上前景的定义


画面上各类元素的编辑修改


画面上设备图元的拓扑关系的生成


画面的读写与同步


画面的版本管理


图模库生成


画面导入导出


模板功能


其他辅助功能。


















界面的说明


5.21


菜单栏:共有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操作、设置、风格、帮助等菜单。菜单栏中的功能与工具栏的功能基本一致。


工具栏:包括文件工具、编辑工具、缩放工具、绘图工具、对齐工具、插件工具等工具。在工具栏空白处点击右键,可以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当前要显示的工具栏,如下图所示。



5.22


文件工具栏:


打开:打开左侧资源列表,按钮凹下即打开, 凸起即关闭。


保存:对当前画面进行保存。快捷键Ctrl + S


填库:对当前画面进行填库操作,主要适用于厂站图。


预览:调出图形浏览器对当前编辑画面进行预览。


编辑工具栏:


撤销:撤销上一步编辑操作,快捷键为Ctrl + Z


重做:重做上一步撤销的操作,快捷键为Ctrl + Y


更新:更新当前画面。


剪切:对当前选中的对象进行剪切操作,快捷键为Ctrl + X


复制:对当前选中的对象进行复制操作,快捷键Ctrl + C


粘贴:对当前剪切或复制的内容进行粘贴操作,快捷键为Ctrl + V


删除:删除当前中的对象,快捷键为Delete


提升:将当前选中的对象提升至顶部,快捷键为Ctrl + R


下降:将当前选中的对象下降至底部,快捷键为Ctrl + L


组合:将当前选中的多个基本对象组合成一个整体对象。


撤销组合:将选中的组合撤销,还原为多个基本对象。


选择:使当前鼠标处于选择状态,鼠标为箭头状,支持按住Ctrl键进行多选。


平移:使当前鼠标处于平移状态,鼠标为手状,可以按住左键不放进行拖拽。


缩放工具栏


缩小:缩小画面,选择后点击一次左键,画面缩小为原来的2/3


放大:放大画面,选择后点击一次左键,画面放大为原来的1.5倍。


自由缩放:选择后可以以鼠标拉框的方式进行画面缩放。


恢复:恢复原始画面大小。


绘图工具栏


矩形:在绘图区绘制矩形。


文字:在绘图区绘制多边形。


直线连接线:在绘图区绘制横平竖直的连接线。


光敏点:在绘图区绘制光敏点。


图层工具栏:


应用选择框:显示当前应用,也可以在下拉框中选择应用显示。


工具栏:


显示连接点:在图上以绿色圆点显示所有设备和连接线的连接点。


显示孤立设备:以灰色显示当前厂站图的孤立设备(未与线路/变压器/母线相连的设备),并在出错提示栏中进行提示。


模板变量:显示当前画面中的模版变量。


对齐工具栏栏:


顶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顶对齐操作(以第一个选中的对象为基准,下同)。


横向居中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横向居中对齐操作。


底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底对齐操作。


左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左对齐操作。


纵向居中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纵向居中对齐操作。


右对齐: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右对齐操作。


同宽缩放:将选中的多个对象的宽度设为一致。


同高缩放:将选中的多个对象的高度设为一致。


同等缩放:将选中的多个对象的大小设为一致。


横等分: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横等分操作。


竖等分:对选中的多个对象进行竖等分操作。


对齐工具栏栏:


旋转:点击旋转,在选中的对象边框处出现手型鼠标标记,移动鼠标即可旋转对象。


左转90度:将所选对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右转90度:将所选对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水平翻转:将所选对象沿水平方向翻转180度。


垂直翻转:将所选对象沿垂直方向翻转180


字体工具栏:


文字格式设置:三个下拉框分别可以选择文字的字体,字号和文字布局方式。


文字效果:三个按钮分别可选择粗体、斜体和下划线效果。


背景工具栏:


前景色:设置所选颜色为当前的前景色。


填充色:设置所选颜色为当前的填充色。


背景设置:点击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可以设置画面的背景色、背景图片和图片的显示方式。



5.23


线及填充设置:三个下拉框分别可以选择线型、线宽和填充方式。


资源列表


分为七个标签,分别为画面——显示画面字典、图元——显示图元列表、模型——显示当前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厂站和设备、设备——显示当前画面中的设备列表、模板——编辑和使用模板、设备——显示当前画面中的设备列表、控件——列出各种可用的控件、图层——显示当前画面的图层及属性。。


缩略图


查看当前画面的缩略图,在缩略图上点击可查看画面的不同部分,缩略图上拖动鼠标可以实现画面的缩放。


状态栏


一些操作提示。平时提示画面放大倍数、鼠标所在坐标和当前画面格式。


绘图区


绘制画面的区域。


各种操作说明


画面字典的创建以及管理



5.31


增加应用


右键点击点击画面字典的空白处,弹出菜单,点击“增加应用”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2


选择相应的应用,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新的应用。若选择的应用已存在,会弹出窗口提示。


删除应用


右键点击当前应用,弹出如下图所示菜单,点击“删除应用”按钮,弹出提示为“确定删除应用:xxx”的警告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则应用删除。



5.33


添加应用下的画面类型


右键点击当前应用,在如上图所示菜单中选择“增加画面类型”,弹出分类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5.34


选择要增加的分类,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同样若画面类型已存在,会弹出窗口提示。


MMI库合并


MMI库合并是为了满足工程人员需要对现场MMI库和备份MMI库之间进行合并而设计的。有的现场在家中有MMI库,而工程人到现场进行了部分画面更新、版本发布或者增加画面等操作。而家里也有人员对MMI库进行了一下修改,所以不能够简单从现场拷贝库对家里的进行覆盖。该功能功能的操作示意图如下所示,该界面是通过在drawgraph中右击应用选择MMI库合并弹出的。



5.35


在该界面的右侧列表中给出本地库中该应用下的所有应用,在工程服务现场启动该界面后通过导出生成XML文件。工程人员需要把修改的画面文件和这个导出的XML文件带回来后,就可以再次启动该界面后进行导入合并。


通过导入按钮可以导入在工程现场导出的XML文件,显示在左侧的列表中,并和当前本地MMI进行对比,对于有差异的画面以红色显示出来,如果图中的报表目录画面。差异画面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在现场增加的画面;


在现场修改了画面,并进行了发布无论是否升版本;


对于在家里和本地都有的画面,但是在家里进行了修改,也定义为有差异,但是对于这种差异不允许合并,因为本地画面更新。


选中有差异的红色画面,合并按钮会处于有效状态,可以进行合并操作。合并后,如果本地没有改画面会在本地MMI库中添加,对于已有的画面会对本地MMI中该画面的版本记录进行覆盖。


选中单项按钮所有画面,会在左侧列表只中显示出导入文件中的所有画面记录。选中变化画面,会在左侧列表中仅显示有差异的画面。选中画面文件夹,在左侧列表中显示出的画面要求既在导入XML文件中存在,并且在该导入XML文件同目录下存在该画面的画面文件夹。


在关闭按钮左侧的信息栏给出当前所有操作的一些提示帮助信息。最后不要忘记把拷贝回来的画面文件覆盖到文件服务器上。


删除应用下的画面类型



5.36


右键点击当前应用下的画面分类,弹出菜单,如上图所示,点击“删除画面类型”,弹出提示“确定删除画面类型:xxx”的告警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则画面分类删除。


显示所有版本


在如上图所示的菜单中点击“显示所有版本”,则该画面类型目录下的所有画面会多出“历史版本”的分支,其中按时间顺序列出了画面所有版本,点击版本,可打开该版本画面,如下图所示。



5.37


增加画面


5.36的菜单中点击“增加画面”,弹出增加画面对话框,输入画面名后,点击确认,画面分类下会增加该画面名,同时绘图区变为新画面的绘图区域。


另存当前画面


5.36的菜单中点击“另存当前画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画面名,确定后可将当前画面内容复制到新画面中,实现画面拷贝的功能。


刷新OID


5.36的菜单中点击“刷新OID”,会将所选画面类型下的所有画面中的对象OID全部重新获取一遍。。


设为共享画面


5.36的菜单中点击“设为共享画面”,可将所选画面类型下的所有画面都设为共享画面,“取消画面共享”则可将取消所有画面的共享。


导入画面


5.36的菜单中的“导入画面”可选择“导入文件”或“导入文件夹”。选择“导入文件”,可进一步选择要导入文件的哪个版本;选择“导入文件夹”,则会提示要导入草稿还是最新版本,确定后即可将所选画面导入当前画面类型中。


批量设置


在如 5.36所示菜单中选择“批量设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8


可以批量修改此画面类型下所有画面的内网权限,外网权限,是否禁止遥控,是否禁止挂牌已经是否需要画面共享。


删除画面


在树形目录的画面名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所示菜单。



5.39


点击“删除画面”,弹出提示“确定删除画面:xxx”的告警提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则画面被删除。


发布画面


“发布画面”是将当前的画面草稿提交为正式版本文件,在全网内发布并保存。


左键点击当前画面类型下的画面,如果画面有草稿,弹出的菜单包含“发布画面”菜单项,点击该菜单项,执行“发布画面”,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提示是否需要增加版本号。


若选择“是”,则版本号加一;


选择“否”,则覆盖原来的最新版本;


选择“取消”,则不发布画面:



5.310


画面发布结束会提示画面发布成功,如有异常,也会通过信息窗口提示用户。


更改画面类型


5.39的菜单中选择“更改画面类型”,可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本应用下除了当前画面类型以外的画面类型,确定后该画面即会出现在所选的画面类型中。


画面属性


5.39的菜单中选择“画面属性”,弹出如下图所示窗口,显示当前画面的属性:



5.311


“基本属性”标签说明:


画面名:显示当前画面名称,要修改画面名,在此输入新名称,确定即可。


厂站名:只有“厂站单线图”类型的画面才有此项,显示当前画面的厂站名称,可以在此修改厂站名,修改之后,此画面中所有前景中的厂站名都会改变。


画面设置:在此可以设置画面的大小,下方提供了几种常用的分辨率大小,选择以后,点击“缺省比例”,会保持宽度不变,自动将高度设为适合屏幕的大小。若选择不锁定,则宽度和高度均可自由设置。


停止拓扑:设置此画面是否需要禁止拓扑,主要用于分图画面。


禁止遥控:只有“厂站单线图”类型的画面才有此项,设置此画面是否需要禁止遥控。


禁止挂牌:只有“厂站单线图”类型的画面才有此项,设置此画面是否需要禁止挂牌。


与方式图共享:选择是否将此画面设置为与方式图共享。


画面共享:选择是否与其他应用共享此画面,公共画面类型默认选中此项。


填库:只有“厂站单线图”类型的画面才有此项,设置此画面是否需要填库,只有选择了此项的画面才可以填库。


优先级:显示此画面的优先级,浏览权限低于此优先级的角色将无法看到这幅画面。


外网权限:显示此画面的外网权限,web画面浏览权限低于设定值的角色将无法看到这幅画面。


责任区:点击此按钮,弹出责任区选择对话框。在启用责任区功能的情况下,不在此责任区的角色将无法看到这幅画面。


刷新周期:显示本画面在图形浏览器中的刷新周期,单位为秒。


“背景”标签说明:


样式模板:显示此画面使用了哪种样式模板,可以在此进行模板的更换。


图片:可设置画面背景贴片的属性,包括位置,透明度和图片路径。


颜色:设置画面的背景颜色。


版本清零


右键点击当前应用,在如 5.39所示菜单中选择“版本清零”,则当前应用下所有画面的最新版本都变为1


外网画面的管理


对于外网(三区)的机器,其画面管理与内网(一区)有一些区别,说明如下:


1)外网机器的运行环境需存在环境变量“setenv ISIN_OUTER_NET 1


2)外网机器需配置outmmidb库,并在其“节点分支”中加入“node1”节点。


3)在图形编辑器中执行增加应用操作,若该应用已存在,则应用图标会变为,表示该应用内外网均存在;若应用不存在,则应用图标为,表示该应用为外网独有;内网独有的应用图标为


4)在外网存在的应用(即图标为的图标)中增加画面类型,与应用一样,根据图标的不同可以区分该画面类型是内网独有,外网独有还是内外网都有。


5)在外网存在的画面类型中增加画面,此画面为外网独有,只能在外网的机器上看到,图标为,且画面名会加入web前缀以与内网画面相区别。


6)外网画面绘制,发布的方法与内网一致,画面也同样存放在与内网一样的应用目录下。


图元工具栏的使用


图元工具栏界面如 5.312所示,分为上下两栏,上栏是以树状列表的形式列出了所有图元的类型,选择具体的图元类型,会在下栏中显示该类型的所有图元模板。在图元模板上点击右键,出现如 5.313所示菜单,选择“缺省图元”,可以将所选图元设置为此类设备的缺省图元,缺省图元的名称旁有(缺省)标注;选择“加入常用图元”可将所选图元加入最上方的常用图元标签,方便随时取用。选择“切换显示方式”可使图元的排列方式在列表和平铺之间切换。


除了母线以外的其他图元使用时直接将图元拖拽至画面中即可,母线图元既可以先拖拽至画面中再进行延伸操作,也可以直接像绘制线段一样直接绘制母线。



5.312



5.313


绘制电力设备


连接线


连接线是连接电力设备的连线,可在工具栏上选择进行绘制,前者为横平或竖直直线,主要用于厂站图;后者可以为斜线,主要用于潮流图。连接线带有连接属性,当和电力设备连接时,会有提示的小矩形框出现,如下图所示。



5.314


选中连接线,左键点击画面,然后可以不断点击直至右键点击画面,则画完一条连接线。


电力设备


选择所需要的电力设备,将其拖拽至绘图区中,弹出属性设置对话框:



5.315


说明:


设备类型:当前设备属于哪种类型。


模板名:当前图元的模板名,即图元编辑器中的名称。


设备名称:显示设备的具体名称,未命名的设备将以虚线表示。


厂站名:设备所属厂站的名称,此项一般由程序根据当前画面的厂站名直接填入。


电压等级:选择设备所属的电压等级,不同的等级显示不同的颜色,对于变压器等包含多个电压等级的设备,需逐一选择。


间隔名:设备所属的间隔名称,间隔属性通常为自动生成并关联至设备,此项不可编辑。若选择“自定义”,可在下拉框中选择一个已存在的间隔,或者直接输入间隔名称。


OID设备的对象ID值,此项一般由填库时自动生成。


标签:选中此项,可以自动为当前设备生成一个文字标签,内容可由用户输入,默认为当前设备名称。


更多属性:点击“更多属性”按钮,弹出 5.316所示对话框,图元标签显示此图元模板的表现,线型,线宽等信息;对于包含多个显示方案的图元,还可选择是否显示方案动画;对于多端点的设备,可以看到各个端点部件的颜色。基本标签,则显示此图元的位置,大小,是否翻转等信息。


点击“表现”按钮,弹出 5.317所示对话框,其中列出了此图元所属类型的所有图元模板,包括其名称和形状,用户可选择一种,点击“确定”,即可更换当前的图元。



5.316



5.317


配置完属性之后,按“确定”按钮,该设备就会出现在画面上,若需要修改属性,双击这个设备就会弹出如 5.315所示属性对话框。


辅助性功能的使用


辅助选项


选择“设置”—>“选项”,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18


基本标签说明:


网格选项:


宽度——设置每个网格的大小。


可见——设置网格是否可见。


粘附网格——是否需要粘附网格功能。


连接点选项:


大小——设置连接点的大小。


可见,显示十字——设置连接点是否可见,是否需要在母线连接点上显示交叉十字。连接点可见的效果如 5.319所示,绿色表示已连接的连接点,红色表示未连接的连接点。


粘贴偏移选项:


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使用复制、粘贴时,粘贴对象相对于原对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量。


缩放比率选项:分别设置点击缩放和自由缩放时的缩放比率,例如上图中点击缩放的值是1.5,则使用点击缩放时,每放大一次,变为原来的1.5倍;每缩小一次,变为原来的1/1.5。



5.319


徒手线间隔距离:设置绘制徒手线时两点间的距离。


同名设备的提示颜色:同一幅画面中存在同名设备时,同名的设备会以这里设置的颜色显示出来,可点击右边的按钮更换颜色。


未连接数据库的前景对象颜色: 若前景未连接数据库,即没OID,会以这里设置的颜色显示出来以区别于其他的前景,可点击右边的按钮更换颜色。


5.318中点击“全局设置”,弹出下图所示界面,可进行绘图相关选项的配置:



5.320


对齐方式的使用


点击下方工具条上的对齐按钮,可以对已选中的多个图元第一个被选中的图元为基准进行对齐操作,六个按钮从左到右分别是顶对齐,横向居中对齐,底对齐,左对齐,右对齐,纵向居中对齐,以纵向居中对齐为例,效果如下图所示:



5.321



5.322


1)同等缩放功能的使用


按钮可以对选中的同类型的某些量——图元,前景量。以第一个选中的对象为基准,进行同等的缩放,效果如下图所示:



5.323



5.324


2)横等分和竖等分


横等分按钮和竖等分按钮可以对选中的同类型图元或前景量以相同的间隔分隔开来,示例如下图所示:


以竖等分为例,先选中要排列的对象:



5.325


点击竖等分按钮,则效果如下图所示。



5.326


3)自定义横等分和竖等分


对于多行多列的情况,可以使用自定义横等分和竖等分的功能来进行快速对齐:选中所有要对齐的对象,然后选择“编辑”->“自定义横等分”或“竖等分”,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每行或每列的对象数目(需保证每行或每列的对象数目一致),确定以后即可自动进行排列。


更新画面记录图元


使用“操作”->更新画面记录图元”可以把当前选中的图元重新读取一次,使得在图元编辑器中修改图元属性后,可以不用重新打开图形编辑器,只需刷新一次就可以使用新的图元了。


画面锁定与解锁


当用户打开一幅画面进行编辑时,若此画面已经被打开,则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27


此时用户虽然可以编辑画面,但无法保存修改,要解除锁定,点击“操作”->“画面解锁”即可。


画面验证


选择“操作”->“画面验证”,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28


在此可以选择要验证的项目,确定以后可以在不保存画面的情况下进行画面检查,验证结果会分类显示在下方的出错信息栏内。


画面居中


选择“操作”->“画面居中”,会将当前画面中所有对象选中,在保持相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移动到画面正中。


显示数据库关联错误


系统默认为不显示数据库关联错误,若选择“操作”->显示数据库关联错误”,会将当前画面中的数据库关联错误显示在下方的出错信息栏中,且选择项变为“隐藏数据库关联错误”,再次选择,可关闭显示。


显示连接点


选择“操作”->“显示连接点”,在当前画面中显示所有的连接点,如 5.319


设备字符串查找


要在当前编辑画面中进行设备字符串查找,点击“编辑”->“查找”或使用Ctrl+F快捷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与常见的文本查找一样,输入查找内容后,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全字匹配,大小写匹配或包含内容,选好参数后点击“查找下一个”,会将第一个符合条件的设备选中;若点击“标记全部”,若当前画面中包含此字符串的设备都会处于选中状态;反之则提示找不到指定字符串。



5.329


oid校验路径


当数据库中设备的名称改变,其oid不会更改,此时可使用oid校验路径功能,根据数据库设备名称更改画面中的设备名。使用方法是先打开dbiop工具,在厂站模型中修改设备名称,保存修改后打开该设备所在画面,然后选择“操作”->“由oid校验路径”,首先会弹出警告窗提示将要进行校验路径的操作,确定后即开始执行,完成后会有提示窗口弹出告知执行结果。


重置光字牌文字


当数据库中光字牌文字变化时,可点击选择“操作”->“重置光字牌文字”,可将画面中所有光字牌文字重新刷新一遍。


刷新设备前景


选择“操作”->“刷新设备前景”可将当前画面中所有设备前景重新生成,可用于在不重新填库的情况下刷新设备前景。


删除无效连接线


对于绘图过程中生成的无效连接线(即两端都没有连接的连接线),可选择“操作”->“删除无效连接线”,可将无效连接线全部删除。


光字牌列表


光字牌是目前电力监控系统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前景显示方式,使用光字牌列表功能可以快速批量生成光字牌,方法如下:


1)制作光字牌图元


打开图元编辑器,在“测点”->“数值量”类型下新建一个名为“光字牌”的图元。按照一般光字牌的要求编辑此图元:通常为一矩形前景,中心为前景内容,背景可选择全部填充,填充色和前景色需有较大差异。典型光字牌如下图所示:



5.330


2)编辑光字牌用颜色决策


制作好光字牌图元后,打开图形编辑器,点击左侧的“图元”标签,将光字牌图元拖拽至画面中,弹出如下图所示属性对话框:



5.331


首先在下方的“数据源”属性中检索出该前景所要显示的数据,对于光字牌,通常选择遥信表的“告警名称”域进行显示,然后点击“颜色决策”右边的按钮,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32


可以选择已有的颜色决策,也可以增加新的决策,点击增加按钮,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33


以增加一个颜色决策为例,在上图的“名称”栏中输入颜色决策名,“表”一栏选择当前前景所属的表。然后点击下方的“增加”按钮,增加一条颜色决策项,双击决策项的“条件”单元格,弹出条件编辑窗,编辑所需的条件后确定即可。双击“颜色”单元格可选择要显示的颜色。若勾选了“闪烁”,则满足条件时,所选颜色会和前景的原来颜色交替闪烁。最后的“颜色类型”可以选择决策所影响的区域,包括所有颜色,线色,边框色,文字颜色,填充色,可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着色。对于光字牌,条件通常为“合==1,一般选择文字颜色或填充色进行闪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其他的决策项,决策项越靠前,优先级越高,即若同时满足了多个决策项的条件,取最前面一条决策项的颜色进行显示。使用下方的“上移”和“下移”按钮可以调整决策项的优先级。


编辑完决策,确定之后,光字牌就制作完成,可以在图形浏览器中查看效果了。


3)批量生成光字牌


打开图形编辑器,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光字牌列表”,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34


在“标题”框中输入列表的标题,然后选择厂站和设备,选择完成后,左下角会显示该设备的所有遥信列表,选择要显示的遥信,使用“>”按钮将选中的遥信移至右侧的列表中,或使用“>>”移动所有的遥信。然后在“属性”框中设置列表的列数,列宽,字体,前景色,最后选择颜色决策和图元,效果如下图



5.335


遥信列表


遥信列表与光字牌列表类似,选择“插入”菜单下的“遥信列表”,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36


属性的设置与光字牌基本一致,只是多了符号决策和名称列的选择,符号决策可选择遥信量的显示方式,名称列则控制是否在列表中显示遥信告警名称。制作完成的遥信列表效果如下图所示:



5.337


厂站地理分布


在具备GIS数据库或厂站地理位置文件的前提下,可使用厂站地理分布功能生成厂站地理分布图,点击“插入”->“厂站地理分布”,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38


可根据需要输入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坐标,以确定厂站分布图的大小。然后需选择厂站分布数据文件的路径或指定GIS数据库。接下来选择厂站图元和联络线宽度。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加入图层的方式、是否创建开关,杆塔和前景,是否使用增量方式创建厂站,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根据设置生成厂站地理分布图。


各种辅助性操作


横平,竖直线的绘制


选中直线操作,左键点击画面画起始点,然后按住Ctrl 键画结束点就可以了。


选择时辅助键盘的使用


连续选择――按住Ctrl 键,连续点击所要选择的目标即可。


单个取消选择――按住Ctrl 键,点击所要取消的目标即可。


支持键盘完成的功能


选中所要操作的目标后:


删除―del


拷贝―Ctrl + C


粘贴-Ctrl + V


取消选择-Esc


选择全部-Ctrl + A


普通背景的生成


直线与折线


选择直线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终止点,直线画成。


选择折线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第二点,直至点击右键结束,折线画成。


选择徒手折线,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画面上拖动,可绘制曲折较多,不规则的折线,徒手折线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选项中设置。


矩形


选择矩形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终止点,矩形画成。


多边形


选择多边形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第二点,直至点击右键结束,最后一点和起始点相连,多边形画成。


选择徒手多边形,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画面上拖动,可绘制曲折较多,不规则的多边形,徒手折线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选项中设置。



选择圆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中心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圆上一点,圆画成。


椭圆


选择椭圆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终止点,矩形画成。


圆弧


选择椭圆操作,左键点击画面建立起始点,然后移动,再次点击画面建立终止点,矩形画成,然后定义第三点,与椭圆中心构成起始角度,再移动定义第四点,形成终止角度,弧画成。


文本


选择文本操作,在画面中拉出一个矩形表示文字显示的范围,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5.339


在“文字”标签的“文字”栏中输入要显示的文字,同时在此标签中可以进行文字的对齐方式,布局,字体,颜色等基本设置。


在“形状”标签中可以进行一些高级设置如边框、填充,3D效果等,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修改过的属性,属性名变为红色,


前景量和控件的生成


数值量


数值量是一种数据库对象成员,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时间日期。要绘制一个模拟量,在左侧图元栏中选择“测点”->“数值量”标签,选择一种数值量拖拽至画面,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40


线色是前景边框的颜色,若绘制前景图元时没有选择边框,则此设置无效。


文字颜色是数值前景在线运行时的缺省颜色。


填充色是前景量的背景矩形的填充颜色,默认为透明,即前景的背景色与画面背景色保持一致,若需要设置不同的背景色,可去掉透明选项,然后点击颜色按钮,选择合适的颜色。


若需要恢复图元模板的颜色,点击“恢复模板颜色”按钮,可将颜色设置还原。


对齐模式有:中对齐、左对齐、右对齐。


文本栏设置的是前景在图形编辑器中的默认显示内容。


显示属性可设置数值分别为正负时的符号,若选择了“禁止人工置数”,则此数值量不能进行人工置数操作。


字体按钮显示当前前景的字体效果,点击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可进行字体属性的修改,右下方的实例框中可以预览字体字号改变以后的效果:



5.341


前景的显示格式有缺省方式、浮点数、整数,不填为缺省方式,浮点数的定义方式为fx.yf代表浮点数,x表示一共有几位,y代表小数点后有几位。整数的定义方式是IxI代表整数,x表示整数位数。格式后的“?”按钮表示格式帮助,点击后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可根据说明填写显示格式。



5.342


格式后的“C”按钮表示表达式,点击出现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可对显示数据做简单的算术或逻辑处理,例如加上某个数或与指定数做与操作,得出的值将显示在画面中。



5.343


点击 5.340中的“数据源”标签,显示如下图所示内容,文字决策可根据当前数值量所选域的值显示不同的文字,可配置域值为0和域值为1时所显示的文字内容。



5.344


颜色决策根据数据库对象中数值的质量位的状态和优先级来表现数值的颜色,点击颜色决策按钮,颜色决策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颜色决策,颜色决策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在图元编辑器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详述。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定义数值量的数据属性时是不能选择颜色决策的,会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进行提示。



5.345


选择要连接的应用和数据库,点击“检索”,通过检索器定义前景的数据库属性,如下图所示。



5.346


选择“查询类型”为“层次查询”,目标为“模拟量”,然后按照 “厂站名”->“间隔名”->“设备名”的顺序检索到需要显示的模拟量及其属性,一般数值量的属性都选择“value(数据值)”,可以通过在下方的“过滤对象”和“过滤属性”栏中输入首字母来达到快速检索的目的,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


如下图所示,“链接路径”,“对象ID”,“对象域”三栏都会出现相应的值,表示检索成功。



5.347


“显示对端域”主要用于数据库中某些表的一些特殊的域,这些域的值直接显示出来不太直观,需要以对端域的方式转换一下再显示,以应用的值班节点为例,其在数据库的sm_app_basic表中以节点id的形式存放,但在定义为数值量显示时需要显示节点名。下面说明一下如何使用对端域:


首先打开dbiop工具,找到要显示的值所在的表和域,仍然以应用的值班节点为例,在sm_app_basic(应用表)的running_mode_duty_id(运行态值班节点)域中保存,则在终端中键入dbiop sysman,进入编辑态,选择“工具”->“数据I/O定制”,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48


在右上角选择表名,然后在下方列出的属性域中选择目标域,双击其“自定义输入方式”单元格,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49


选择“Lookup”方式,对于目标应用、目标数据库、对端表不必详述,对端连接字段是进行数值匹配的条件,对端显示字段表示的是要显示的条目(对端连接字段相等)的域。也就是说,需要找到一张表,这张表中存在需要显示的值,同时还存在与目标域类型一样的属性域,在本例中,sm_node_basic表中存在node_id域与显示目标域running_mode_duty_id类型一致,同时name域是需要实际显示的值,所以填法如上图。


完成以后,在图4.3-30中勾选“显示对端域”,即可显示定义好的对端域内容。


在数值前景定义窗口上,按“确定”键完成定义。


状态量


状态量是显示数据库遥信量等二值量的数据,主要显示方式是图元方式。生成状态量的方法,在左侧图元栏中选择状态量标签,选择一种状态量拖拽至画面,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50


在“显示”标签中进行颜色和表面的设置:


可以修改状态量的线色,填充色,文字颜色和字体,修改之后还可以点击“恢复模板颜色”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表现显示的是当前状态量的图元模板,点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所有状态量的图元模板,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模板进行更换。


“初始显示方案”栏可以定义状态量在画面中的显示状态,可输入显示方案索引进行定义。


“数据源”标签可定义状态量的颜色决策,符号决策以及和数据库的关联,选择应用名和数据库名,点击“检索”按钮,弹出数据库检索窗口:



5.351


与模拟量不同的是目标需选择“状态量”,然后按层次检索出相应的路径即可,确定后检索好的路径与OID出现在 5.350相应的编辑框内。


定义好数据库链接后,状态量即定义成功。


光敏点


光敏点的使用是以按钮方式实现“调用画面”,“调用命令”,“发送消息”等操作,点击按钮,在画布上拉出光敏点按钮的范围,然后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52


首先设置基本的显示属性:


设置按钮显示的文字,以及文字的字体和颜色属性。


在形状框内设置光敏点的各种填充属性,包括边框设置,以及是使用颜色或者图片进行填充。如果选中使用颜色进行填充,还可以设置下图中的属性。



5.353


如果选中使用图片进行填充,还可以设置如图5.35中的属性。



5.354


动作设置:


光敏点动作主要通过脚本编辑器完成,提供基本的脚本操作,比如发送消息、打开画面、显示图层、发送命令、人工置数等功能,具体参见下图:



5.355



1. 打开画面


本功能主要定义打开画面的脚本。通过选择画面应用、画面类型和画面名来自动生成相应的脚本语言。


用户可以选择打开上一页或上一级画面,也可以关闭光敏点所在画面。如果选择打开模板或打开画面,则可以选择以替换方式、新画面方式、分图方式或非模式对话框方式打开画面。然后按层次选择模板或画面。若目标画面为多个应用共享,可在应用切换中选择要显示的应用。


若打开的画面在web系统(三区)中有同名画面,需勾上“三区替换”选项。还可以使用“增加变量”功能进行画面变量替换。


若目标画面中有标签页,可选中“默认页”选项,然后以“标签页对象名称:标签索引”的格式填写,可实现在打开画面时显示对应的标签页。


<img src=”/user/files/DgY-OzNxq9YhropeatvoEwZ9B3ROHt2pV6qXIQbUSw.png” width=”453.0pt” height=”100%”>


5.356


2. 切换图层


本功能主要定义切换当前画面不同图层的脚本。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当面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图层的显示。若当前画面没有图层,此选项变灰不可选。



5.357




3.发送消息


本功能用来定义在线工具和其他各应用发送消息的脚本。通过选择不同的消息类型来进一步选择发送的消息内容。如果程序没有加载各应用的动态库,则消息类型中不会出现和该应用交互的消息类型。设置界面如下图,左侧可以选择应用类型,右侧可以选择函数类型并填写函数参数。



5.358




4. 人工置数


本功能主要定义左键点击执行人工置数的脚本。


用户可以选择相关模拟量或状态量数据源,然后选择人工置数方式。如果选择权限校验,则在执行脚本过程中需要输入用户名校验。



5.359


5.执行命令


本功能主要定义执行命令的脚本定义。


用户通过“…”按钮选择需要打开的程序,可在输入框中添加相应的参数。


如果选择了提示信息,则在打开程序过程中会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用户确认或取消。



5.360


6.遥控操作


本功能主要定义脚本通过光敏点进行遥控。


用户首先通过“查找”按钮选择要进行遥控的遥控点,然后选择是顺序遥控或者普通遥控即可,如下图。



5.361


7.高级脚本功能


以上功能都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直接生成脚本,而有些较复杂的操作可能需要直接编辑脚本,这就需要使用高级脚本功能,界面如下图:



5.362


点击“编辑”,就可以在上方的脚本编辑区直接编辑python脚本,下方的功能按钮可以直接生成一些简单的python控制符。编辑完成后点击“检查”,可进行python语法检查,无误后点击“应用”,脚本即编辑完成。


棒图


棒图是用来直观比较数据库中的数值的控件,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按钮,在画布上拉出棒图显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63


然后双击棒图区域弹出棒图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5.364


棒图定义对话框包含四个标签页:棒组,基础,坐标轴和图例。


棒组标签用于定义棒组的数据属性,颜色和限值。


上方的表格显示了当前棒组中每个棒的数据关联,颜色和限值的状态,对于关联了数据的属性,表格中对应的单元格会显示,此时将鼠标放置在单元格上,会显示具体的数据属性。对于限值设置,若勾选了某个限值但未关联数据属性,对应单元格中会显示,表示已定义但无oid。


点击任意一个“数据”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点击“检索”,在弹出的检索器中检索所需的数据,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5.365


既可以为每个棒设置颜色,也可以为每个棒设置颜色决策,设置方法与模拟量一样,需要注意的是,设置颜色决策之前必须先选择数据源,否则会弹出窗口进行提示。


基本标签


效果属性:主要设置是否需要三维棒图,棒的几何形状,三维状态下的偏移角度,阴影颜色,三维深度等属性。


属性:主要包括限值显示和数据格式的设置。


背景属性:设置三维状态下背景的线型,线宽,线色,填充等属性


基底属性:设置三维状态下基底的线型,线宽,线色,填充等属性


坐标轴标签


基本属性:设置Y轴自适应或自定义Y轴上下限。


刻度属性:设置Y轴刻度的字体,颜色,等分数目等属性。


网格属性:设置背景网格是否使用,网格线的线型,线宽等属性。


图例标签


设置图例的显示方式,布局,颜色,字体,方位等属性。


饼图


饼图是用来反映数据库中的数值,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按钮,在画布上拉出饼图显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66


然后双击饼图区域弹出饼图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饼图的属性包含上部的数据属性设置和下部的显示属性设置。



5.367


数据属性的设置:与棒图设置类似,左边为饼份的数目及位置的设置,可通过“增加”、“删除”、“上移”、“下移”四个按钮进行设置,右边为标签、颜色、数据源和颜色决策的设置,这些都与棒图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属性包括饼属性和图例属性


饼属性:主要为三维属性及数据标签的设置,包括高度,旋转角度,数据格式,图例标签等属性。


图例属性:包括图例的位置、颜色、字体、格式、间距、类型的设置。


负载率饼图


负载率饼图是一种特殊的饼图,它只有一个数据源,数值一般为0-1之间,通常用来显示负载率。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饼图旁边的图标,在画面上拉出负载率饼图显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68


然后双击负载率饼图范围,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5.369


负载率饼图的设置比较简单,主要是一些颜色的设置以及数据源的设置:


填充色:显示数据在饼图中所占部分的颜色。


背景色:显示数据以外其余部分的颜色。


逆向填充色:显示数据大于一时,逆向填充部分的颜色。


限值填充色:显示启用限值设置时,超过限值部分的颜色。


限值:可选择无限值,手动输入限值或使用数据库中的值域作为限值。在有限值的情况下,显示的数值为数据源值/限值得到的比值。


数据源和颜色决策的设置方法与饼图一致,在此不再详述。


曲线


曲线是用来反映数据库中的数值变化的趋势轨迹,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按钮,可以绘制曲线。该控件的绘制方法类似于曲线工具。


首先在画面上拉出矩形框选定曲线显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然后双击曲线框,弹出如 5.371所示的对话框:



5.370


对话框分为两个标签,下图显示的是基本属性:


曲线组名称:设置当前曲线组的名称,显示在曲线控件的最上方。


曲线类型:有日曲线、XY型曲线、月曲线、年曲线和实时曲线等几种供选择


刷新周期:设置曲线组中曲线的刷新周期,默认为3秒。


透明:将曲线控件的背景色设置为与画面背景色一致,达到透明效果。


显示数据:曲线中将数据点显示出来。


统计数据:在曲线绘制区域的右边显示统计数据,包括最大值,最小值等。


隐藏时间:选择此项,可在曲线显示时隐藏上方标签对应的时间。


网格颜色、背景色、坐标轴颜色:可以分别对这三种颜色进行设置。


图例字体:可以设置曲线图例的字体和字号。


曲线线宽:设置曲线的宽度。


责任区:点击责任区按钮,弹出责任区选择对话框,可设置曲线所在的责任区。


单坐标轴曲线组中存在多条曲线时,共用一条Y轴。


时间线:显示表示当前时间的白色竖线。


坐标轴自适应:曲线显示时会根据数据点的分布自动选择Y轴的上下限值。选择此项之后,曲线属性中的上下限值将变不可设


垂直网格、水平网格:设置Y轴和X轴的网格数,通常为各自等分数的倍数。


Y轴等分、X轴等分:设置Y轴和X轴的等分数。


Y字体X字体:设置Y轴和X轴的字体和字号


坐标轴线宽:设置坐标轴的线宽。


网格线:设置曲线背景网格的线型。



5.371


点击“曲线定义”标签,显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进行曲线的属性设置,点击“增加”按钮,在表格中添加一条曲线,名称默认为temp,双击名称可修改。点击下方的“属性”标签,可对曲线的基本属性进行修改。


名称:在此输入曲线的具体名称,默认为temp


颜色:设置曲线的颜色,点击颜色按钮可进行修改。


坐标轴:选择此项,Y轴显示在左侧,否则显示在右侧。


Y单位设置Y轴数据的单位


Y轴小数点精度:设置Y轴刻度显示时的小数位数。


曲线组类型:设置曲线的绘制类型,有折线,柱状和阶梯状可选。


曲线拟合:选择此项,会使用特定的算法对曲线进行拟合,使之更加平滑。


曲线填充:选择此项,会将选中的曲线与X轴之间的区域使用曲线颜色进行填充。


计算因子:选择此项的曲线将只作为计算因子,不会绘制在画面上。


最大值、最小值:设置曲线的上下限,若之前选择了“坐标轴自适应”,则此项不可设。


带宽上限、下限:设置曲线带宽的上下限,上下限会以横线的形式显示在曲线中。



5.372


数据源设置:选择曲线数据的应用和数据库后,点击“路径”栏右侧的“…”按钮选择数据源,然后在下方选择起始时间,确定后曲线即定义完毕。


计算:选择一条曲线,点击计算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显示了当前曲线组中除已选曲线以外的所有曲线,可在下方的表达式一栏中填写需要的表达式,如a=b+c,则a曲线会以bc曲线叠加的方式来显示。


Y轴对应的域:显示所选数据源的域名称。


起始时间:选择当前曲线的起始时间,可以为昨天,今天,明天等,也可以选择指定日期。


截止时间:坐标轴原点距当前时刻往前的时间差。


总时间:X轴所显示的总时间。


单位:截止时间和总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三种。


对于xy型曲线,在使用检索器选取数据源时,需要选中“全表”选项,并在左侧的列表内选一条数据库记录,再在右侧选择两个域(只能选择两个域),确定后,在上图“Y轴”属性的下拉框中会出现所选的两个域,选择一个作为Y轴,另一个即为X轴。同时数据源设置的最后一项会由上图的“起始时间”变为“显示间隔”,用户可配合右侧的选择按钮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间隔作为X轴显示。


二维表


将数据库中按照一定关系检索到的对象的某些成员通过二维表的方式显示。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按钮,在画布上点击鼠标左键拖动,出现一个缺省定义的二维表,如下图所示:



5.373


双击二维表区域弹出定义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5.374


二维表的定义对话框包含两个标签:基本设置和数据关联。


基本属性设置主要定义整个二维表的显示属性


可以定义背景颜色和框架颜色,通过点击颜色对话框选择颜色,是否采用透明效果;


可以定义二维表的外框属性和外框效果(平、凸、凹)。


可以定义标题的高度和宽度,字体和字号,字体颜色,字体效果


选择是否需要显示横向标题、纵向标题、是否显示网格、是否需要填充效果、是否需要分栏。


可以定义单元格的高度,宽度,是否显示网格,是否需要背景间隔色。


若选择“树状层次显示”,窗口上方会多出“树状图设置”标签。若选择“分页”,窗口上方多出“分页设置”标签。


数据库设置


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5.375


在上方选择要检索的表所在的应用和数据库,然后点击“增加”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检索器窗口。



5.376


上方的两个下拉框分别选择表名和检索路径,选好后下方的列表中会按层次列出表名,双击“所选域”这一列,弹出如下图所示窗口,选择要显示的属性域,在左侧的属性列表中挑选,然后移至右侧列表即可。



5.377


双击 5.376中“条件串”这一列,弹出如下图所示窗口,可以在此通过条件表达式对数据记录进行过滤。若不清楚所选属性可能的值域范围,可以选择“显示已有值”选项,此时在右侧的列表中会显示当前属性可能的值供用户选择。



5.378


检索条件选择完以后可以在下方进行检索条件的修改。若需要隐藏层次表中的某一层,可以先选择这一层,然后勾选“层隐藏”,这一层将不会在二维表中显示出来。若需要将相邻两个层次的表合在一起显示,可以先选择下层表,再勾选“合并到上一层”。若数据库记录可能超过一万条,则需勾选“记录超过一万条”,否则无法显示完整。在左侧的“显示域”列表中选择一个属性域,在右侧可以定义此列的属性进行修改,包括列标题、颜色、字体、显示方式、决策等。若有多个属性需要进行统一的修改,可以选中多个属性,然后使用“批量修改”标签中的设置进行修改。在“高级属性”标签中,可以进行属性列合并,打开画面的配置。


树状图属性


在基本设置中选择“树状图”,则上方多出树状图设置标签主要包括树状图的标题设置和树状列表设置:


树状图宽度:设置树状图矩形区域的宽度。


标题栏属性:包括标题名称,高度,字体,颜色,填充,外框效果等设置。


树状图属性:可以设置树的根节点名,字体,颜色,填充,外框效果。


分页设置


在基本设置中选择“分页”,则上方会多出“分页设置”标签,在其中可以设置分页页码的字体、字号、颜色、是否透明等属性,还可以更改分页的布局、对齐方式以及显示页面最大个数。


表格


表格主要用来生成网格状的背景,在其单元格中可以放置文字、模拟量、状态量等前景,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选择,在画面中拉出表格的显示范围,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379


输入行数和列数,选择线色,然后点击“确定”,画面上出现一个拥有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如下图所示:



5.380


通过拖拽边框或表格中的网格线,可以调整表格及单元格的大小,选中表格,在单元格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菜单:



5.381


拆分单元格:将当前单元格拆分为指定的行数和列数,若选中了多个单元格,则每个单元格拆分方法都一样。若对多个单元格合并成的单元格进行拆分,则只能拆分成原单元格数目的约数个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将所选单元格合并为一个,注意所有的单元格必须相邻并在一个矩形区域内,否则会弹出窗口提示无法合并。


编辑单元格: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窗口,在其中可以进行单元格的线型、边框、填充等属性的配置。



5.382


所有单元格:使所有单元格都处于选中状态。


插入行(列):在当前行(列)的前面插入一行(列)。


在当前行(列)后插入:在当前行(列)的后面插入一行(列)。


移除行(列):移除当前选中的行(列)。


平分行(列):对选中的多行(列)进行等分操作。


行列交替:可设置两种颜色,使相邻的两行以不同的颜色作为背景色。


列表锁定:可使列表固定在背景上,不能移动和修改,方便对列表内对象的编辑。此时右键菜单将只剩“列表解锁”选项。


标签页


标签页可以将控件放置在标签上,切换标签即可达到切换控件的目的。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选择按钮,在画面上拉出标签页显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83


双击显示区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5.384


标签页的设置主要包括标签属性和页属性两部分:


标签属性:包括标签间距、标签大小、激活标签(当前标签)和非激活标签的字体、颜色、填充等属性的设置。


页属性:包括线宽、填充类型、字体的设置。


要增加一个标签,可在标签页上点击右键,在如下图所示的弹出菜单中选择“增加标签”,输入标签名,点击“确定”即可。通过菜单还可以进行删除标签和移动标签的操作。



5.385


仪表盘


可以通过仪表图来表示数据库中数值的变化。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按钮,在画布上点击鼠标左键拖动,出现一个缺省定义的仪表,如下图所示。



5.386


然后双击仪表区域弹出仪表定义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仪表的定义对话框包含六个部分:刻度、面板、标注、指针、门槛、数据。


1)“刻度”属性主要定义仪表的刻度


最小值(最大值):刻度的最小值(最大值);


主刻度:仪表上带有数字标识的长刻度的个数;


次刻度:相邻的主刻度之间的短刻度的个数;


主(中、小)刻度长度:刻度的长度;


刻度宽度:刻度的宽度;


刻度颜色:刻度的颜色;


刻度字体:刻度数字的字体。


刻度背景色:刻度区域的背景色。


刻度背景透明:选择此项,则刻度背景色设置无效。


内刻度:选择此项,刻度向内伸展,否则刻度向外伸展。



5.387


2)“面板”属性定义仪表盘面板的属性。如 5.388所示。


起始弧度:设置刻度的起始弧度。


终止弧度:设置刻度的终止弧度。


填充方式:选择表盘的填充方式,可选圆型,饼型和透明。


背景色:面板的背景色(仅在填充方式非圆型时可选)。


边缘宽度:面板边缘的宽度(仅在填充方式非圆型时可选)。


渐变填充:选择此项,仪表盘面板使用渐变填充方式,否则使用普通填充方式。



5.388


3)“标注”属性定义仪表盘标注的各种属性,如 5.389所示。


显示标注:是否显示标注;


显示指针数值:是否显示当前指针的数值;


小数位数:设置指针数值可有几位小数。


计算:可选择运算符和操作数后与数据源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作为指针数值显示。


显示在底部:是否将标注显示在表盘的中下部;


水平(垂直)偏移:定义标注相对于表盘中心的位置;


单位:定义标注的单位;


颜色:定义标注的颜色;


字体:定义标注的字体。



5.389


4)“指针”属性定义仪表盘中指针的属性,如 5.390所示。


样式:定义指针的样式。


指针颜色:定义指针的颜色。


指针宽度:定义指针的宽度值。


渐变填充:设置指针是否使用渐变填充。


颜色随值改变:设置指针颜色是否随着数据值变化为门槛颜色。


是否显示旋钮:是否显示指针根部的旋钮。


旋钮颜色:定义旋钮的颜色。



5.390


5)“门槛”属性定义仪表盘的限值区域,如 5.391所示。


点击“增加”,弹出图4.3-83所示对话框,可以选择直接数据或者数据库中的数据。


点击“移除”,可以删除限值定义。


点击颜色栏,可以改变限值区域的颜色。



5.391



5.392


6)数据属性用于定义仪表盘显示的数据。


温度计


温度计可用来形象地显示温度值,。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选择图标,在画面中拖出温度计显示范围,如下图所示。



5.393


双击温度计,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5.394


温度计的定义对话框包含四个部分:基本设置,刻度设置,告警设置和数据设置。


1)基本属性设置


最大值和最小值:定义温度计的最大最小值,点击按钮,弹出 5.392所示对话框,可选择输入一个直接数或选择一个数据库值。


槽宽:设置温度计温度槽的宽度。


填充色和背景色:设置温度计色棒的填充色和背景色。


透明:选择此项,温度计背景色与画面背景色一致,温度计背景色设置不再起效。


2)刻度设置


位置:设置刻度相对于温度计的位置,可选值为上,下,左,右或无刻度。


颜色:设置刻度颜色。


字体:设置刻度值的字体。


告警设置


点击“增加”按钮,弹出 5.392所示对话框,可选择输入一个直接数或选择一个数据库值作为告警阈值,然后可选值告警颜色


选择一个告警阈值,点击“删除”按钮,可删除一个告警阈值。


显示色棒:设置是否显示温度计内的色棒。


色棒宽度:设置色棒宽度值。


数据设置


数据设置与其他控件一致,不再详述。


模拟时钟


模拟时钟可以在画面上显示一个圆形的时钟,可以显示当前的系统时间,也可以关联数据库中的时间数据。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图标,在画面上拉出模拟时钟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95


双击时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5.396


刻度颜色:定义刻度的颜色;


刻度字体:定义刻度的字体;


边缘宽度:定义边缘的宽度;


背景色:定义背景色;


时(分、秒)针颜色:定义指针的颜色;


透明:时钟背景是否透明。


数字:是否显示刻度数字。


自动:是否自动随系统时钟走动;


数据:定义时间格式的数据源。


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可以在画面上显示一个方形的数字时钟,与模拟时钟一样,可以显示当前的系统时间,也可以显示数据库中某个时间量。在左边的控件标签内点击图标,在画面上拉出数字时钟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97


双击时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数字时钟的设置比模拟时钟多一些,可以在年、月、日、时、分、秒、毫秒中任意选择要显示的部分,还可以选择以24小时或12小时制来显示,可以设置显示数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还可以设置是否使用液晶效果。“自动”及数据源的设置与模拟时钟一样,在此不再详述。



5.398


可编辑:选择此项,在图形浏览器中双击数字时钟,可进入编辑状态。


人工置数:选中“可编辑”后才能选择此项。可将编辑后的数据回写入数据库。


液晶屏


液晶控件可以在画面上显示装置液晶界面,并可以在设置好的菜单间切换并发送指定消息。显示效果如下图。



5.399


在左侧的控件栏中选择液晶控件,在画面中拉出液晶控件的范围。双击液晶控件,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5.3100


字体设置中可以配置菜单项显示字体和颜色;配置设置中定义液晶菜单配置文件;更多属性中可以设置液晶的外框属性。


右键点击液晶控件,点击“自定义触发动作”菜单项,弹出动作脚本编辑框,如下图:



5.3101


目前液晶屏控件只支持发送消息的功能,可以编辑向指定应用服务器发送特定的消息。


蜡烛图


蜡烛图也称K线图,可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左侧的控件栏中选择液晶控件,在画面中拉出液晶控件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每根蜡烛由中间的矩形,矩形上方的直线(上影线)和矩形下方的直线(下影线)组成,图表上方的文字为图例。



5.3102


双击显示区域,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共有四个标签:


基本属性:可设置蜡烛间距,蜡烛及上影线、下影线的颜色,x轴图例的颜色、字体和偏移角度,注释的颜色、字体、间距和图标。


数据定义:蜡烛图数据定义与其他控件不同,需指定一张数据表进行显示,表中的一条记录表示一根蜡烛,记录的不同属性对应蜡烛的不同属性。首先通过条件生成器选择要显示的表和域,然后分别为上影线,蜡烛矩形上沿,蜡烛矩形下沿,下影线,注释,命令,图例选择相应的域和颜色。


阈值:阈值的定义与温度计和仪表盘类似,可选择阈值的来源和颜色。


坐标轴:可设置坐标轴是否自适应,坐标轴限值,是否显示刻度,刻度属性,是否显示网格,网格属性等。



5.3103


单棒图


在左侧的控件栏中选择单棒图,在画面中拉出单棒图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104


双击单棒图显示区域,弹出如下对话框:



5.3105


和温度计类似,单棒图的定义对话框包含五个部分:基本属性,比例设置,数据标签,告警设置和数据设置。


基本属性


最大最小值:点击按钮,弹出 5.392所示对话框,可选择输入一个直接数或选择一个数据库值。


背景色:设置单棒图的背景色,若选择“透明”,则背景色设置不起效。


填充色:设置单棒图的填充色,也就是内部棒的颜色。


外框色:设置单棒图外框矩形的颜色。


三维显示:默认选中,棒图呈圆柱形,若取消,则为矩形。


比例设置


基值:选择“比例”后才能选择此项。可设置单棒图的基值,百分比将以相对于基值的数值显示,此时最大值和最小值设置不再起效。


数据标签


位置:可选择上方或者右边,若选择右边,单棒图相应会变为水平方向。


数据标签距离:设置数据标签距离棒最上端的距离。


颜色/字体:设置数据标签的颜色和字体


告警设置


选中告警设置后,可使单棒图在超过告警门槛后显示告警颜色。


颜色:设置告警颜色


门槛:点击按钮,弹出 5.392所示对话框,可选择输入一个直接数或选择一个数据库值。


数据设置


数据设置与温度计等其他控件基本一致,不再详述。


放射状表盘


放射状表盘可以离心圆方式绘制数据,离圆心越远的数据值越大,以达到直观显示数据的目的。在左侧的控件栏中选择单棒图,在画面中拉出单棒图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5.3106


双击放射状表盘显示区域,弹出如下对话框。


放射状表盘属性设置包含两个标签:


面板


自适应:选择此项,表盘的最大最小值将根据所显示的数据自行调整,最大最小值设置将不起效。


最大值/最小值:设置表盘的最大最小值,也就是圆周和圆心代表的值。


背景色:设置表盘的背景色。


渐变填充:选择此项,背景和表盘边缘会使用渐变填充。


边缘色/边缘宽度:设置表盘边缘的颜色和宽度。


数据点颜色/宽度:设置图形浏览器中显示的数据点的颜色和宽度。


间隔角度:此项只在单数据源时起效,设置相邻两个值之间的角度。


阈值


与仪表盘的门槛设置类似,可设置多个阈值,每个阈值可输入直接数或选择一个数据库值。阈值在图形编辑器中以同心圆形式标出。



5.3107


数据属性


多数据:选择多数据方式,可使用条件生成器选择一张数据表中的一组数据同时显示在表盘中


单数据:选择单数据方式,则对于同一个数据点,每隔一个刷新周期绘制一次,形成类似同心圆的曲线。


GIF动画


gif动画控件可根据状态量状态或数值量的值来控制动画的播放或停止。在控件栏中选择gif动画,在画面中拉出gif动画矩形显示范围,双击矩形,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5.3108


图片:点击右侧的“…”按钮选择要显示的gif图片,路径会显示在输入框中。


保持图片比例:选择此项,会保持图片原有的宽高比,否则会以充满方式铺满整个矩形。


开始时播放:选择此项,gif动画会在画面打开时进行播放


决策:点击右侧的“增加”按钮,可增加一条决策,选择操作符,输入值,选择状态后,可决定gif动画在什么条件下播放或停止。选中一条决策,点击“移除”按钮,可删除一条决策。


数据:通过检索器选择与gif动画关联的数据,可以是状态量或模拟量。


相量图


相量图可分相显示电压,电流等相量的幅值和角度,在左侧的控件栏中选择相量图,然后在画面中拉出相量图的范围,如 5.3109所示。


双击相量图显示范围,弹出 5.3110所示对话框:


基本属性:可设置相量图的刻度颜色,刻度字体,背景色。若选择“透明”选项,则背景与画面背景一致。


数据属性:点击“增加”按钮,表格中增加一条记录,点击记录,然后可在下方分别设置A相,B相,C相的幅值,角度,颜色和标签。



5.3109





5.3110




平面的分层功能


点击右侧的图层标签,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列表,里面显示的是当前画面包含的平面信息。要增加一个平面,在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增加”,弹出名称输入对话框,输入平面名称后,左侧列表中会增加一个条目。双击“显示”栏,可切换图层是否显示。在图层条目上点击右键,选择“设为当前图层”,可将所选图层设为当前图层。



5.3111


对于多平面的画面,可以将画面中的对象加入到不同的平面中去,操作方法是在对象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加入图层”,然后再选择要加入的平面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



5.3112


同样,要从平面中删除对象,使用“从图层删除”菜单即可。还可以使用“图层设置”菜单,在弹出的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对象要加入的图层。



5.3113


贴片功能的使用


使用背景贴片


点击背景贴片按钮,弹出对话框:



5.3114


要使用背景贴片,点击“路径”右侧的“”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选择对话框:



5.3115


对话框左边显示贴片列表,右边为预览,选择贴片后“确定”,图片路径即显示在编辑框中,图片位置有三种选择:


平铺——用同样的图片以原始大小铺满整个背景;


拉伸——将一幅图片缩放至画面大小显示;


居中——图片以原始大小放置在画面正中;


透明度选项可设置背景贴片的透明度,最小值为0,最大为100


要更改当前画面的背景色,点击“颜色”右侧的按钮,选择新颜色即可。


设置完以后点击“确定”即可看到显示效果。


取消背景贴片


要取消背景贴片,在如 5.3114的对话框中将“背景图片路径”中的内容删除,点击“确定”按钮,则背景贴片取消,画面恢复为显示背景色。


模型表的使用


点击图形编辑器左侧资源列表的“模型”标签,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列表,其中列出了scada数据库中所有厂站,带有绿色打勾标签的表示当前画面已有的厂站。选中一个厂站,可直接拖拽至画面中,此时厂站对象使用的图元即为厂站类型缺省图元,双击图元查看其属性,可见其厂站名、OID等属性均与数据库中一致,可直接用于生成潮流图或其他应用。



5.3116


要选择某厂站下的某个设备,可依据“厂站”->“电压等级”->“间隔”的顺序进行查找,以保山变的202开关为例,在上方的“厂站”下拉框中选择“保山变”,也可以输入“b”或“bs”或“bsb”然后回车,会以输入内容为首字母检索出最匹配的厂站名显示在下列列表的最前面,方便用户选择;然后依次选择电压等级为“220”,间隔为“202”,则下方列表中显示该间隔所有设备,如下图所示,将202拖拽至画面中即可使用。


若当前画面是厂站图,则“厂站”下拉框会固定为当前厂站,用户无法再选择其他厂站,这样避免了在当前厂站图引入其他厂站的设备。


使用模型表,可以在已有数据库的情况下,根据拓扑模型画出厂站接线图,充分体现了图模库一体化工具的优势。



5.3117


除了从数据库中读取模型信息,还可以从文件中提取,在下方选择“从文件”标签,效果与从数据库读取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详述。


模板功能


模板功能是图形编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已有画面的全部或部分制成模板并重用,可以大大加快生成画面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以间隔模板为例,简要介绍模板的使用方法。


模板目录的创建


点击图形编辑器左侧的模板标签,显示模板树,可见模板分为二级目录,如下图所示:



5.3118


右键点击空白处:弹出“增加一级目录”菜单,触发此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5.3119


输入名称和别名,创建出一级菜单。


一级目录的删除,改名和创建二级目录和文件,如下图:



5.3120


改名和删除为正常操作,触发“增加模板”,弹出如下对话框:



5.3121


可以选择二级目录,也可以输入二级目录(即创建),输入模板名和模板别名,创建出模板文件。


模板的编辑


要编辑模板,先在下图所示界面中选中要编辑的模板,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辑模板”,如下图所示,此时会再打开一个图形编辑器的界面显示要编辑的模板,在此界面中对模板进行修改并保存即可。



5.3122


模板的变量支持


模板变量以$作为初始和结束字符,如:$VAR$ 则为一个变量。


模板变量有两种输入方式:1.属性对话框中输入;2.进行变量替换。


模板变量的辅助输入:在菜单栏中有一个按钮触发,可以弹出当前模板中存在的无模式变量对话框。可以选择然后拷贝入对象属性中。


嵌套模板的支持


制作模板时,可以将另一个模板拖入到当前模板中,即在模板中支持其他模板的引用。


模板的类型


在模板画面的类型属性框中可以选择所制作模板的类型,一共有三种:


自动载入:即模板发生变化后,在引入模板的画面中,模板会自动变化。


更新载入:即模板发生变化后,在引入模板的画面中,需要手动触发模板更新,模板才会变化。


解除引用载入:即在画面中引用模板时,直接和模板解除关联关系,作为独立的对象在画面中存在。


模板的使用


样式模板的载入:在画面中空白处右键点击“属性”,弹出如下对话框:



5.3123


勾上“样式模板”,选择模板,即可使模板作为样式模板存在于画面中。


一般模板的使用,直接从模板列表中选择模板,将模板直接拖入画面,进行实例化。



5.3124


实例化:即将模板变量替换为真实的模板属性。支持模板变量的再次实例化。


设备表的使用


画面设备的查找和定位


打开一张厂站图,然后点击资源列表的“设备”标签,可以看到这里又分为两个标签:“设备列表”和“搜索”,如下图所示,“设备列表”中按电压等级列出了当前画面中的所有设备,并显示设备所属类型,展开一个电压等级,双击一个设备,此设备会处于选中状态,并定位在画面的正中。



5.3125


点击“检索”标签,界面如下图所示,在“查找”编辑框中输入要查找的设备名,下方列表中会根据输入内容显示匹配的设备,双击一个设备,此设备会处于选中状态,并定位在画面的正中。


结合设备表和菜单的查找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在厂站图中定位某个设备,提高了编辑的速度和效率。



5.3126


设备列表默认按电压等级区分设备和间隔,也可以改为按设备类型区分,方法为在电压等级上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排列”,再选择“类型”即可,如下图所示:



5.3127


选择和删除间隔设备


在间隔名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有以下操作:


选择间隔:选中此间隔中的所有设备。



5.3128


移除间隔:选择此项,会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确认删除,确定后此间隔从树状图中删除,同时原来属于此间隔的设备不再拥有间隔属性。


间隔更名:选择此项,会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新间隔名,确定后间隔更名成功。


设备和前景属性的统一修改


要批量修改多个同类设备或前景的属性,先选中要修改的所有设备或前景,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属性”,会弹出这种设备或前景的属性对话框,以数值前景为例,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5.3129


属性中不能修改的部分会变灰,如上图的数据源部分,修改完成之后确定,则所选择的所有设备或前景的属性都会被修改。


设备的间隔属性


双击设备弹出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间隔名所显示的就是设备所属的间隔,间隔名称不能直接进行修改。



5.3130


若当前画面已填库,可以在设备改名的同时更改其间隔属性,方法是点击上图中的“自定义”选项,然后在下拉框中选择要修改的间隔名,确定即可修改设备所属间隔。


电压等级颜色的修改


要修改每个电压等级所对应的颜色,点击菜单目录“设置”中的“电压等级颜色”,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5.3131


列表中显示了当前系统中每个电压等级的颜色。要修改某个等级的颜色,双击颜色栏,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中选择适合的色彩,选好确定以后,厂站图中所有这个电压等级的设备颜色都会改变。


点击“增加”按钮,可以新增一条记录,在“电压”栏输入以kV结尾的电压值,然后在“颜色”栏选择相应颜色。如果输入的电压值的格式不对或者电压值已经存在的话,会弹出警告窗口加以提醒。


选择一条记录,并点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该项。


拓扑颜色设置


要修改系统的拓扑颜色设置,点击菜单目录“设置”中的“电压等级颜色”,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5.3132


拓扑颜色的修改


对话框显示了当前系统在拓扑着色时各种状态的颜色。对话框左下角是应用和库的下拉框,选择不同的应用和库,会显示对应的拓扑颜色。


1 修改拓扑颜色


按下“编辑”,再双击颜色区域会弹出颜色选择对话框,可以进行颜色的修改。


2 调整拓扑颜色的顺序


按下“编辑”,在“按拓扑划分”下选择某一类型拓扑颜色,右击可以对该类拓扑颜色进行上移和下移操作,如下图所示。



5.3133


拓扑颜色的删除


按下“编辑”,选择要删除的项,再点“删除”。


1)删除某一类型拓扑颜色


在“按拓扑划分”下选择一种类型的拓扑颜色,点击“删除”键会删除这一类的拓扑颜色。例如要删除“未投运”,弹出确认对话框,确定后删除此类型的拓扑颜色,如 5.3134



5.3134


2)删除某张表下的所有拓扑颜色


在“按设备划分”下选择某个表名,点击“删除”。如 5.3135显示的是要删除“Status”表下的所有拓扑颜色。





5.3135


3)删除某张表下的某种类型拓扑颜色


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按拓扑划分”下选择某种拓扑颜色下的某张表,点击“删除”,例如要删除“StatusValue”表下的“状态估计”,如下图。



5.3136


另一种方法是在“按设备划分”下选择某个表下的某种拓扑颜色,点击“删除”,如下图。



5.3137


拓扑颜色的增加


按下“编辑”按钮,然后点击“增加”按钮可以进行增加拓扑颜色或者表的操作。


1)增加拓扑颜色


选择一张表,点击“增加”按钮,则会显示这张表下已有的拓扑颜色,也可以在“表”的下拉框中选择其他表。如下图所示。



5.3138


点击界面右下角的“增加”按钮,会在该表下增加一条新的拓扑颜色项。


2)双击“条件表达式”,会弹出条件表达式编辑框,如下图。



5.3139


双击“域”中的字段,会自动显示候选值,也可以在“值”中直接输入数值,点击“操作符”,会在下面的编辑框中生成相应的条件表达式,同时也可以对条件表达式进行修改和删除。


3)如果要删除某项拓扑颜色,只要将该项的条件表达式置成空,然后点OK就行。


4)点击“颜色”,可以为新拓扑选择颜色。


5)在“组名”栏中输入拓扑颜色所属的组名,如果组名已经存在,那么新增加项的颜色会自动更新成这个组名的拓扑颜色。


6)要增加表,点击“表”下拉框旁边的加号,弹出下图所示窗口,就会显示这个库下的所有表和标识,选择一张表,点击OK。然后可以接着给这张表增加拓扑颜色。



5.3140


右键菜单操作


设备对象的右键菜单


选择一个画面上的设备对象,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所示菜单:



5.3141


剪切:剪切当前所选图元。


复制:复制当前所选图元。


粘贴:粘贴当前剪切板中的内容。


字符串替换:点击后弹出替换字符串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用户输入原始字符串和替换字符串,替换范围包括设备名,文字、光敏点和前景路径等,可选择要替换的是文字、数据或是脚本。



5.3142


同对象类类型选择:选择画面中与当前选择的设备同一类型的所有设备。


同图元模板选择:选择画面中与当前选择的设备使用同一图元模板的所有设备。


同电压等级选择:选择画面中与当前选择的设备同一电压等级的所有设备。


发布为缺省大小:可以将当前对象的大小发布为缺省大小,下一次再从图元标签中拖拽出这种对象时,使用的就是缺省大小。


设置可缩放:设备默认是不可缩放的,选择此项,可对设备进行缩放操作。


dbiol工具中中定位:选择此项,会打开数据库编辑工具dbiol并在厂站模型中定位所选设备。


编辑图元模板:选择此项,会在图元编辑器中打开所选设备的图元模板供编辑。


选择间隔:选择画面中与当前选择的设备属于同一间隔的所有设备。


前景->编辑前景:点击后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按照设备在图元编辑器中的定义,生成所需的前景。



5.3143


前景->取消前景:若当前设备生成过前景,点击后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当前已经生成的前景,选择要取消的前景,点击“确定”即可。若当前设备没有生成过前景,则点击菜单无响应。



5.3144


前景->按类型编辑前景:与创建前景类似,弹出 5.3143所示对话框,可以为画面中所有与当前设备类型相同的设备统一生成前景。


前景->按类型取消前景:与取消前景类似,弹出 5.3144所示对话框,可以为画面中所有与当前设备类型相同的设备统一取消前景。


释放标签:对于使用自动生成标签功能的设备才有此菜单项,选择后可以释放标签,与设备不再有关联关系。


自定义触发动作:选择此项,弹出 5.3145所示对话框。可设置点击设备的动作,配置方法与光敏点类似,可执行打开画面,切换图层,发送命令等操作。


自定义显示决策。选择此项,弹出 5.3146所示对话框,可编辑脚本对设备显示决策进行编辑,可设置设备的属性或颜色等。


应用设置:选择此项,弹出 5.3147所示对话框,可设置设备所属的应用,对于未选择的应用,在切换该应用的图层时,设备将不会显示出来。


另存为模板:通常在选中多个设备或间隔时使用,可将所选设备保存为模板。



5.3145



5.3146



5.3147


生成间隔图:此功能只有存在所选设备为开关时才能使用,选择此项,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可以定义要生成的间隔分图的名称,选择所使用的间隔模板,在下方的列表中可以输入要替换的变量名称,确定以后会在当前画面类型中生成一张间隔分图。



5.3148


生成默认间隔图:使用默认间隔模板生成间隔图。


生成间隔图模板:选择此项,会将设备所属间隔选中,然后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可设置间隔图模板的各项属性,包括设备属性,数值量表格属性和光字牌属性。



5.3149


属性:弹出 5.315所示设备属性对话框。




一般对象的右键菜单


在除设备以外的图形对象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所示菜单:



5.3150


可以看出其内容是 5.3141的菜单去除了设备操作之后形成的,使用方法也与上文基本一致,只是属性操作会根据选择的对象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属性框。


空白处的右键菜单


在画面空白处点击右键,弹出下图所示菜单:



5.3151


批量创建当前应用下的设备前景: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列出了当前画面所有类型设备的前景,可进行选择后一次生成全部前景。对于非scada应用,可选择“根据scada应用下的同名前景调整位置和大小”。



5.3152


批量删除当前应用下的设备前景:选择此项,会删除当前画面中自动生成的所有前景。


创建全部标签:可根据设备名称为当前所有设备生成标签。


移除全部标签:删除画面中的所有设备标签


直线流动效果和箭头


对于直线类型的图元,如直线,折线,连接线,母线或联络线,可以在属性中设置线的流动效果和箭头效果,方法如下:


1)对于直线,折线,连接线,在属性对话框的“线条”标签中选择“流动”属性;对于母线和联络线,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更多属性”按钮,在弹出的属性编辑框中选择“流动”属性,如下图所示。



5.3153


2)若选择箭头效果,可配置项如 5.3154,可选择箭头的类型,颜色,大小,角度,还可以将箭头的属性与数据库中的数值量关联起来,可将数据链接到箭头的大小或角度上,进行数据的直观比较,此时可设置数据的最大和最小限值,使箭头的大小或角度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数据符号决定了箭头的运动方向;若链接到箭头启用上,则只可根据数据的符号决定箭头运动的方向,数据为零时,箭头不动,而箭头的大小和角度都是固定的。


3)若选择交替线流动效果,可配置项如 5.3155,可选择交替线的宽度和颜色,也可以将流动效果关联至数据库中的数值量,以数值量的符号决定流动的方向,若数据为零,则不流动。



5.3154



5.3155


实例化说明


厂站图的说明


厂站图绘制


新增一个厂站图,可以新建一张空白画面,然后往里面添加设备,并绘制连接线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粘贴一张结构类似的画面,然后在已有画面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来实现。


新建空白厂站图


在画面字典中依次展开“scada应用”—>“厂站单线图”,将鼠标放置在“厂站单线图”上点击右键,选择“增加画面”,如下图所示:



5.41


在弹出的画面名称定义对话框中,需要分别定义画面名和厂站名,如下图所示:



5.42


画面名将显示在窗口左侧画面字典中的画面列表中,在画面进行填库之后,会在scada测点模型中按照定义的厂站名生成一个新的厂站。一般情况画面名和厂站名尽量保持一致,都取子站的厂站名,如“110kV河田变”。设置完成之后点击“确定”,画面列表中显示新增画面的画面草稿,右边绘图区显示空白画布,如下图所示:



5.43


选择文件列表窗口下的“图元”标签,展开“设备”列表,选择要使用的设备类型,在下方的图元列表选中具体图元,然后直接将其拖拽到绘图区,如下图所示绘制一条母线:



5.44


在弹出的图元设置对话框中需要定义好设备名称、电压等级,如下图所示:



5.45


图元参数定义好之后,选择“插入”菜单下的“文字”(给设备添加文字描述),如下图所示:



5.46


这时光标显示一个小十字符号,在要添加文字的地方按住部标左键拖动,选择文字范围,松手后弹出文字属性编辑窗,可以定义显示文字,单击“”按钮可以定义字体格式,如下图所示:



5.47


定义好文字属性点击确定,光标将默认还是显示小十字符号,表示当前仍然处于文字定义模式,如果不需要继续定义其他文字,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退出文字定义模式,光标将显示正常箭头符号。


按照上述方法绘制一条线路,如下图110kV河万线。



5.48


点击工具栏中“”横平竖直连接线按钮,光标显示小十字图符,画面进入绘制连接线模式,将光标移动到设备连接点位置,光标将显示红点,表示此时已经捕捉到了相应连接点,单击一下鼠标左键,然后将光标一定到另外一端设备相应连接点处,当显示红点后再单击一次鼠标左键,此时移动光标,连接线仍然跟着光标移动,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右键结束当前连接线绘制,如下图所示:



5.49


但这时鼠标还是显示小十字图符,表示当前仍然处于绘制连接线模式,可以继续绘制下一条连接线,如果不需要绘制下一条连接线,则再次点击鼠标右键即可退出绘制连接线模式。


同样方法绘制一个开关,定义好图元属性之后选中开关,直接将其拖到连接线上,这时连接线自动会在开关两侧连接点处断开,将开关加入其中。如下图所示:



5.410


绘制好整个主接线图之后,需要给画面添加标题,将文件列表窗口切换到“画面”标签。为了在运行画面该厂站图中,能方便的链接到厂站主目录画面,可以将标题做成光敏点的方式显示。点击工具栏“”光敏点按钮(也可以从其他厂站图拷贝已经设置好的光敏点过来进行修改),光标变成小十字图标之后,在要显示标题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显示合适大小,松开鼠标弹出“光敏点设置”对话框,可以参照下图进行设置:



5.411


要设置光敏点字体格式及光敏点显示外观,可以点击“更多属性”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再点击鼠标右键,退出光敏点绘制模式。按照相同方法,可以制作分别链接到遥测一览表、遥信一览表及遥控一览表的光敏点按钮。画面标题及相关链接按钮添加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按钮,将画面保存,如下图所示:



5.412


保存结束之后,要注意查看窗口下方的信息提示栏,如有设备因为没有连接好而出现空挂等现象,需要重新处理后再次保存,如下图信息提示栏出现#1主变空挂提示。



图 5.413


处理#1主变的连接关系重新保存,信息栏提示如下图所示:



5.414


由于画面还没有进行过填库,而OID相当于设备在数据库中的地址,所以在画面还没有进行填库之前,提示设备没有oid是正常的,可以不用处理。


接着需要给画面生成模拟量前景,先选中某一设备,如110kV河万线,在设备上点击右键选择“按类型创建前景”(也可以选择“创建前景”,但这样只是对当前选中的单个设备生成前景,所有设备需要一个一个生成,不建议采取单个生成前景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 5.415


在弹出的类型创建前景对话框中,将需要在画面进行显示的模拟量前面选中,如下图所示:



5.416


前景生成之后,要注意检查前景所生成的位置是否合理,否则需要手动调整前景位置,保证不挡住画面其他内容,如下图所示:



5.417


注意:需要生成模拟量前景的设备一般包含有:线路、负荷、母线、变压器、旁路开关、母联开关、分段开关、容抗器及所用变等(尽量不要用普通开关来生成前景)。


画面绘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厂站图发布。


修改其他厂站图


启动图形编辑器,先在scada应用厂站单线图原有的厂站图中,找到一张与需要新增厂站图结构和布局类似的画面,并使绘图区显示到该画面,然后将鼠标放置在“scada应用”下的“厂站单线图”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当前画面”,如下图所示:



5.418


在弹出的画面名称定义对话框中,将其修改为新厂站的画面名。建议取厂站名,如110kV河田变,如下图所示:



5.419


点击确定之后将会在画面列表中出现新增的厂站图,如下图所示:



5.420


在左侧画面列表中选中该新增画面,并在其画面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画面属性”,如下图所示:



4.4-21


在弹出的画面属性对话框中,需要将厂站名修改为新的厂站名(很重要),如下图所示:



5.421


确定之后保存一下画面,然后开始修改画面内容,先修改画面中原有厂站名文字描述为新厂站名,如下图所示:



5.422


然后修改各设备名称为新设备名称。修改设备名可以采取单个设备修改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按照间隔替换字符串的方式,建议新间隔与老间隔结构类似时,采取按照间隔替换字符串的方式比校方便。如如需要将原图中111间隔,修改为112间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单个设备修改方式:双击111开关,弹出以下图元属性对话框,需要修改其中的设备名称,如图所示:



5.423


画面中111间隔其他设备以及相应文字描述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修改。


按间隔替换字符串方式:选中111间隔所有设备及其文字描述,然后点击右键选择“替换字符串”,如下图所示:



5.424


在弹出的字符串对话框中,填入新的字符串,如下图所示:



5.425


点击确定之后,整个111间隔所有设备及相应文字描述全部会被修改成112,如下图所示:



5.426


注意:线路、变压器等设备因为没有统一性,需要采取单个修改方式进行修改。


整个主接线图修改完成之后,需要将画面所有前景全部删除,然后安装以上新建空白厂站画面生成前景的方法,重新生成各相关设备前景。完成前景重新生成之后,可以进行厂站图保存发布(参见 4.4.1.5 厂站图发布 )。


厂站图删除


如果要删除一张厂站图,则在画面列表中选中该画面,并将鼠标光标放置在该画面名称上点击右键,选择“删除画面”,如下图所示:



5.427


弹出如下图所示删除确认对话框:



5.428


点击“是”即可完成画面删除操作。


厂站图发布


整个画面绘制或修改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中“”按钮,对画面进行保存,然后在画面列表中选中该画面名称,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发布画面”,如下图所示:



5.429


画面发布成功之后,画面名称下面将只显示最新版本,如下图所示:



5.430




厂站图填库


点击工具栏“”填库按钮,对画面进行填库操作,填库结束弹出以下提示对话框,确定后检查信息栏有无错误信息。



5.431


如果信息栏没有提示错误信息,则接着需要进行发布数据库操作。在命令窗口运行dbiol scada input启动数据库界面,启动数据库界面如下:



5.432


先单击工具栏“”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则进入数据库编辑态,依次展开“测点模型”—>“厂站”,检查是否增加了相应厂站,并将其地区控制中心关联到“主控制中心\子控制中心”,如下图所示:



5.433


点击工具栏“”按钮,对数据库正确性进行验证,提示验证成功后再单击“”按钮,对数据库进行发布,发布成功后出现以下提示:



5.434


画面在线查看校验


启动形编辑器,打开所绘制的厂站画面,点击工具栏“”预览按钮,对画面进行在线浏览,如果所有设备及连接线均显示灰白色(不带电颜色),开关、刀闸、地刀显示叉号(当前位置状态无效),则表示图形绘制成功,如下图所示:



5.435


如果显示异常,则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编辑画面按钮,返回图形编辑器,对画面进行修改,然后保存发布,必要时进行填库并发布数据库,直到画面通过在线浏览查看正常。




潮流图的说明


在已有厂站图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图形编辑器的自动生成线路和前景功能,快速生成潮流图。以图为例说明如下:


在左侧模型标签中将厂站拖拽至图中,这些厂站之间必须有线路相连,否则无法自动生成连接线和前景。厂站图元由一个普通图元和一个文字标签组成,移动表示厂站的普通图元,标签会跟随移动,如下图所示。



5.436


右键点击一个厂站,在菜单中选择“编辑厂站”,弹如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437


在这里可以选择要自动生成的线路和开关,默认为全部选中,也可以手工进行筛选。


下方的两个按钮“无线路/所有线路”和“无开关/所有开关”可用来进行全部线路或开关的选择和取消选择。选好线路和开关后,点击“确定”,效果如下图所示,线路、线路两端的开关、线路前景(PQ)都自动生成在画面上。



5.438


移动厂站,可以进行位置的调整,前景会跟随线路移动并调整角度,若希望前景固定为水平方向,不跟随线路倾斜角度,选择线路,在右键菜单中取消“前景跟随”即可。


重复上述添加厂站,生成前景的过程,可画出一张完整的潮流图。


与数据库的关联


检查填库


绘制完厂站设备,保存画面,程序会进行画面检查,若发现错误,会将详细出错信息分类显示在出错信息框中并提示是否需要继续填库,如下图所示,双击信息框中的条目可以定位至出错设备,修改画面再执行保存操作,直至没有出错信息。确定当前画面的“填库”属性已选上,点击工具栏的按钮,开始填库,填库完成后出现“scada填库成功”的提示对话框,此时使用数据库检索工具查scada数据库,可在厂站模型下看到新加入的厂站及其设备。



5.439


创建前景


填完库后,就可以生成设备前景,选择一个设备,点击右键,选择“生成前景”,则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5.440


在列表中选择要生成的状态前景和数值前景,也可以选择类型生成前景,即生成所有与选中设备类型相同的设备的前景。


取消前景


选择一个设备,点击右键,选择“取消前景”按钮,则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5.441


与生成前景一样,选择需要取消的前景,也可以选择“类型取消前景”,即取消所有相同设备的前景。


0 条回复
  1. 动动手指,沙发就是你的了!
登录 后才能参与评论